【屏東六堆三百年】建築、聚落、人文,大武山下客家伙房萃釀的風物詩2
佳冬鄉蕭家古厝、詩人步道
佳冬屬於六堆中的「左堆」,是典型的防禦性聚落,也是當中唯一靠海的地域,在地理上的防禦形勢尤其重要,且因緊鄰海港並位於交通要道,商業發展逐漸蓬勃,成為六堆中較為富有的區域,因此興建諸多規模較大的客家傳統建築。
蕭家古厝便是其中保存極為良好的客家古宅,採雙「回」字型建構成一完整封閉的圍籠屋,是台灣唯一的客家圍龍夥房五堂大屋。建築內因時制宜的施作用料及工法都令人讚嘆,從施工的精細度到雕工的精緻都十分巧妙精良,足以作為統建築藝術價值的代表。
在蕭家古厝旁的詩人步道,是一用壁畫創作與客家詩句打造的六堆詩人漫步路徑,用石板鋪設而成的小路連接到另一個知名古蹟-張家商樓。
當你信步於老巷時,兩旁的古宅與斷垣殘壁暴露了歷史走過的痕跡,伴著客家詩句與藝術裝置,這條巷弄的人文氣息遠遠超乎我們所想像的景致。
萬巒鄉五溝水老街
屏東縣萬巒鄉的「五溝水老街」又稱「西盛路老街」,以西盛路街道周圍的百年歷史民宅成為一歷史聚落,是客家歷史聚落中唯一兼具自然湧泉、水圳和溼地的文化生態圈。這裡或許沒有知名老街攤販聚集的人聲鼎沸模樣,確保有聚落最舒服靜謐的狀態,是目前保存完善且具特色的客家聚落村莊。
五溝水老街可說是逐水而建的客家聚落,除了保存完整的客家建築,由於川流的水圳野溪生態豐富,當地人更是努力保育原生植物和魚種,晚上還可以看得到野生的貓頭鷹呢。走在五溝水老街中,真的可以感受到山、水、土地與居民共融共存的生活方式。
其中老街中最令人驚豔的非觀海山房莫屬,這座建於於大正初期,擬洋風的巴洛克風格,形式繁複的幾何裝飾建築,外觀簡潔穩重,同時融合中、日、西式元素,且保存的十分完整,曾是過去五溝村的學堂,培育了無數的地方人才。
高樹鄉大路關石獅公
除了客家聚落之外,高樹的大路關石獅更是不能不提到的六堆之寶。居民甚至為了石獅們設計了「客庄巡獅趣」的小鎮玩法,跟著石獅落腳的地方走,你便會找到大路關的美食與人文歷史,是非常適合體驗遊玩的地方。
在一般傳統觀念中,石獅皆是成雙成對的,然而屏東縣高樹鄉卻有三座知名的石獅子,他們不僅是地方重要的地標,更是守護村里重要的守護神。石獅公具有鎮風、止煞、擋雨的神力,這三座跨越百餘年歷史的石獅子,其建造過程呈現大路關的開拓史,民眾依建造先後分別叫它們為獅老大、獅老二及獅老三,是屏東縣的無形文化資產。
三隻石獅公雖是雄糾糾的威風模樣,但他們咧嘴露出的可愛笑容模樣充滿祥和之氣,站在石獅前,你能感受到他們昂首守護地方的堅毅眼神,是如此生動且令人敬佩。由於這三隻石獅公各藏身於不同的所在地,在尋找石獅的同時,更能細細體驗客家落聚的風情。
當然來到大路關,除了尋找石獅外,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拜訪這間柴燒老麵店,店主由老灶熬煮鮮美湯頭與帶有麵粉香彈牙的麵條,是旅人絕不能錯過的好味道。
六堆的精神延續,元宵時節的祈福尖炮城
滾滾狼煙升起的,是守望家園的初心
「六堆祈福尖炮城」為客庄12大節慶之一,於每年元宵節舉辦。源於客家先民開墾時期,當時鄉民會在庄頭做一高台,在遭受攻擊時點燃煙火,通知其他六堆區域的堆民,加強防禦以及提供協助,而受到攻擊的堆區,則在城上點燃鞭炮,通知區內的居民有敵人來犯,須立刻動員加強防禦與抗敵。
這樣齊心守護家園的傳統,便在六堆客庄流傳百年,後逐漸演變為元宵佳節加強團練捍衛家園,並向伯公祈求平安的娛樂賽事,成為每年新春正月屏東最具客家文化意義的節慶活動,蘊含土地歷史記憶與生命經驗。
當然,除了「六堆祈福尖炮城」活動外,六堆各鄉令人流連忘返的客家人文之美,隨著百年間的四季更迭,經由時間洗鍊展現風土的獨特風味,想要更接近歷史、更拉近與在地的距離,不如就選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走在這一片大武山下的客家聚落,細細咀嚼橫跨三百年的六堆文史風物,路上的所見、所聞以及所嘗,也許也只是窺探了這長長歷史廊道中,其中的一個段落或一個篇章,「六堆」這二字,乘載了客家先民們不畏艱難與大自然博鬥求生存的硬頸精神,與屏東這片土地的共同記憶。
【屏東六堆三百年】建築、聚落、人文,大武山下客家伙房萃釀的風物詩
2020年之前,我們都以為自己踏遍台灣這片土地,因為一場疫情才發現,原來自己對故土有多陌生;就像我們或許去過屏東「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但卻鮮少人記得「六堆」從何而來,這百餘年間又曾有過什麼故事。
「六堆」,這片在大武山下所擁抱的客家聚落,是由屏東竹田鄉為中央的「中堆」,向四周延伸出去「先鋒堆」的萬巒;「前堆」的麟洛、長治;「後堆」的內埔;「左堆」的佳冬、新埤;「右堆」的美濃、高樹地區所聚集而為名。
2021年即將迎來六堆開庄300周年,經過3個世紀的洗鍊與積累,在新與舊、昔與今不停地揉捻錯落下,屏東仍有許多地方保有客家聚落的傳統建築、街景及節慶文化。六堆代表的不僅只是地理上的位置,我們邀請旅人走進每一客家聚落,品嘗每一道美食,細細感受這些隨著時光精釀而散發的獨特人文,正是客家先民們留下的珍貴遺產。
內埔鄉-天后宮、昌黎祠、內埔(陽濟院)老街
六堆始於1721年的朱一貴之亂,客家先民為保衛家園,紛紛義勇集結於內埔,成立六隊(堆)鄉團共同抵禦外侮。據說當時的仕紳們聚集討論的場所,正是位於現今的內埔天后宮。
天后宮位於光明路與廣濟路交叉口,人來人往的車流,能感受到這裡是地方交流的中樞,當你站在廟前可以試著想像,百年前,來自六堆各地的義民在這裡如何堅定守衛家園,討論共同抵抗外侮的歷史現場,爾後,這片土地,百年來便一直被媽祖照看著、庇佑著。
緊鄰著天后宮的昌黎祠,是臺灣唯一主祀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廟宇,也是清治時期六堆培育進士與舉人的教育場所。如今的昌黎祠仍是最受考生崇拜的寺廟,每到大考季節就可以看到各種准考證影本掛滿寺廟兩旁,祈求應試順利。每年10月份,內埔鄉公所舉行韓愈文化祭,是為臺灣唯一紀念韓文公的活動,吸引大批民眾前來體會文化氣息。
在參觀完天后宮後,不免俗要往美食的方向走,在步行三分鐘路程的巷弄內,便到了內埔的陽濟院老街,這是超過百年歷史的古老聚落,由陽濟路及東成路交錯而成,大小老街巷子串連,古厝林立,牆上各種圖案彩繪,保存許多客式伙房建築,人文色彩濃厚、建築藝術精美,是極具歷史民俗特色的客式老街。
內埔老街有他別具風味的寧靜與美麗,每一棟老屋前都掛著印有「內埔老街」的大紅色燈籠,旅人只要沿著燈籠走,便能漫步欣賞感受老街與他想傳達的故事。
老街內每一棟老屋都能自成一幅畫,這面由磚頭堆砌而成的老屋,襯著與其對比卻相融合的藍色木門,點綴瓦牆上花與葉交落的老樹,這樣習以為常的生活景色,對旅人來說卻是無比美麗動人的畫面。
竹田鄉-竹田車站、大和頓物所、二崙老街
竹田車站興建於民國29年,迄今已80年之久,是屏東唯一還完整保留日治時期木造建築的火車站,盡管隨著鐵路高架化而失去原本車站用途,但其燻瓦為頂的日式站體,仍用另一種優雅姿態繼續留存。
當你仔細近看,藍色的竹田車站建築外牆,依舊能感受到木造紋路的日式建築魅力,彷彿耳邊還能聽到火車傳來鳴笛的聲音,以及車站旅客彼此喧囂往來的吵雜,這座車站又曾見證了多少相距離別呢。
而竹田車站旁的大和頓物所,是由過去的德興碾米廠改建而成的咖啡館,它擁有大片落地玻璃構造,並保留大部份原本風貎再加上植栽綠意,成了現在熱門的打卡熱點。
在離竹田車站約十分鐘車程的二崙老街,又是一屏東獨特的客家聚落。
「崙」是指相對高起的小山丘,而竹田有三個突起的小山丘,因此分別命名為「頭崙」、「二崙」,第三個「美崙」原是客語「尾崙」的同音而成的。
二崙老街上的彩繪牆以客家的農村風情為主,有些是收割曬穀、有些是山水景物主題,牆面上的壁畫彷彿與老宅合而為一,客家先民們生活過的痕跡在眼前活脫脫的展現。
在老街遊走最有趣是,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轉角會出現什麼景色。二崙老街除了懷舊古樸的人文彩繪外,還有跳脫氛圍的3D立體繪製牆,活靈活現的動物角色,讓老街更增添活潑動人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