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線鐵道自由行規劃:南方澳 ╳ 頭城精華玩法全傳授
穿過山谷綠野,再朝龜山島守護的大海前進,最後進入蘭陽平原。這一路旅程從滿眼的綠到無盡的藍,而後是隨四季變化的田園景觀,再加上晴雨變化不定的氣候,讓人難以預期這次將會與怎樣的風景邂逅呢?
宜蘭線由縱貫線的八堵站分叉出去,經過瑞芳站後,山谷腹地越漸狹窄,進入峽谷路段,列車開始緊貼著基隆河前進,可清楚欣賞溪水流過嶙峋巨石的狂野之美。曲曲折折的彎道,傍著廢棄的煤礦場,秀麗河景之中又夾雜著淡淡的滄桑,窗旁偶然相遇的棄置隧道,更是訴說著這條歷史悠久的鐵道曾走過的足跡。
一路經過猴硐站、三貂嶺站後,列車穿過山脈,離開基隆河流域,來到牡丹溪的懷抱,並隨著牡丹溪往下游奔去,與雙溪會合。之後,貢寮站往福隆站的途中,在穿梭隧道間,仍偶有開闊的河谷田園景觀,讓人驚豔。
龜山島相伴在側
列車經過保留月台叫賣便當文化的福隆站後,不久即進入長長的隧道。一出隧道,若是晴天,將會看到龜山島守護的大海,刺眼陽光照著大海波光粼粼;若是陰雨天,龜山島則會躲藏在海霧後方,只能看見洶湧的白色浪濤不停地拍打岸邊。
從石城站到大里站,可在海濱樹林的間隙看見毫無阻礙的大海景觀,是沿線離海洋最近的路段。當列車停靠在石城站及大里站時,還能清楚聽見海潮聲,再怎麼煩躁的心情都會隨之平靜下來。龜山站是距離龜山島最近的車站,正對大海朝東望去,就可以欣賞到龜山島的姿態。
蘭陽平原四季風采
之後,列車經過外澳站,開始行走在聚落後方,龜山島的身影也漸行漸遠。過頭城站後,列車進入宜蘭平原,兩旁開始出現大片田園,四季輪番上演水田、綠秧苗田、金色稻田等異色風景。
宜蘭平原景觀一直延續到以高架瓜棚為意象的冬山站,之後列車越過新城溪,進入鄰臨水泥廠的新馬站。新馬站離蘇澳新站不到一公里,原來設立於1920年的新馬站,是在2003年北迴線雙軌電氣化後才搬到現址。蘇澳新站則是在1968年因應水泥廠貨運業務才增設,現今已成為北迴線及宜蘭線的轉接站,是對號列車必停靠的車站,而緊鄰蘇澳鎮鬧區的終點蘇澳站,反倒只有區間車會造訪。
從小溪、山谷到大海、平原,宜蘭線鐵道一路的風景變化多端,值得細細緩慢品味這裡的豐富精彩。
宜蘭線的終點站「蘇澳」擁有得天獨厚的山光水色,又被稱作南方澳,藍色浪漫是這裡予人的第一印象,而除了蔚藍海岸線的美麗風景外,近年也悄悄進駐了幾間咖啡廳。傳統小吃與新潮咖啡,是來到南方澳絕對不能錯過的兩道風景。
承傳近百年的老味道
阿英小吃部是蘇澳在地人喜愛的老店之一,來到這裡一定會點上滿滿一桌的各式小菜。創店於1921年,第一代老闆以手推車出門叫賣開始,1960年左右店址才固定下來,可算是年近百歲的小吃攤了。
這裡最知名的就是魚雜小吃,魚腸、魚卵、魚肚、魚肝、鯊魚煙、曼波魚皮…店家每日獨家煙燻或滷製處理,口感香脆,除了魚雜小吃,還有以大骨頭熬煮的切仔麵湯頭也是大受客戶們推崇的古早美味,是每個來到蘇澳的旅人都一定要品嚐的滋味。
產地餐桌零距離
離開漁港路喧鬧的觀光人潮,在充滿生活感的南安路隱藏了一間僅12個座位的小餐館,店主在澳洲打工幾年後返鄉,運用漁港最新鮮海產搭配義大利麵,復刻澳洲的悠閒時光。
推薦必點「黑嘛嘛鮮抽墨魚燉飯」,中卷霸氣佔滿圓盤,一口咬下,齒間爆發鮮甜爽脆滋味,第二口搭配青醬,又是另一番地中海風味。其他餐點的海鮮份量也沒在客氣,炸魚薯條使用肉質鮮嫩的鬼頭刀,以在地食材烹調異國風味,是在附近居民聚會的首選。
見證漁港黃金歲月
在南方澳魚業蓬勃的五○年代,因應對漁船的大量需求,生產船用機器和維修漁船的鐵工廠也相繼而興。「三剛鐵工廠」便是在這樣的背景底下,由三位各自學有專精的師父創立,並於民國93年結束營業。
在這之後,二代繼承人廖大慶為了傳承漁港的歷史,原址成立文物館,是南方澳地區現存最老的維修漁船鐵工廠之一。
海風中的香甜咖啡香
南天宮媽祖廟旁的巷子尾,木窗扉流露溫暖黃光,像引導漁船歸航的燈塔,民宅一處的轉角店面沒有招牌,僅留下斑駁鐵捲門外的紅字「喜生行」,推開門,咖啡香與甜品氣味混合成溫柔舒適的氛圍,讓人忘了自己身處小漁村。
與潮珈琲內部以灰色牆面搭配簡單木質桌椅,空間不大,似日本街頭的小咖啡館。店內使用新竹墨咖啡的豆子,手沖咖啡風味乾淨明亮,主要分為衣索比雅的逗子河末咖啡獨家配方豆,菜單選用烘焙紙,暗示老闆對甜點的自豪,沒有精緻浮誇的外表,每日限量五份的四葉薯之捲甜而不膩、輕柔淡香,是店內必點。
頭城位在宜蘭北端,往太平洋方向望去,便能望見龜山島。大海中豐富的漁獲讓大大小小的漁港林立在礁石間,伴以列車徐徐通過,鐵道、漁港、老街、舊隧道,構成一幅優美閒逸的風情畫。
逐浪而居的浪人聚落
靠近海岸的一排古早平房,成為浪人們落地生根的據點,從餐廳「匠客福」開始,到集結甜點咖啡 Kakahong、木板畫和絹印的手感工作室 Tanned Gal、Old Pipe 衝浪板架工作室的「白磚屋」,還有隔壁新加入的「海製商行/浪人店」,逐浪而居的自由生活,透過手作美食好物傳達。
最早開始的匠客福是活潑愜意的美式作風,大家來這就是準備大口吃肉痛快喝酒;白磚屋像是創作工坊,糅合著繪畫、板架製作、服飾風尚、手作雜貨與咖啡香。「海製商行/浪人店」去年開始轉型工作室,不對外開放。
藝術品般的美麗建築
由知名建築師姚仁喜設計的蘭陽博物館,曾獲2010年台灣建築界最高榮譽「遠東建築獎」台灣地區傑出獎,傾斜的建築造型,設計靈感來自頭城海岸常見的單面山地景,獨特外觀在美感與穩固間取得絕妙平衡,深深吸引遊客目光。
宜蘭有山、有海、有平原,蘭陽博物館將當地的自然生態、悠久歷史、精彩人文,透過情境模擬一一向旅人述說。
紅磚老街長廊
頭城是開蘭第一城,和平街為鎮上最老街道,至今仍見典雅民居與商行遺址。北門福德祠前一排木造平房,清代曾是頭城最大行郊「十三行」,木造屋身看起來簡潔樸實,當年卻是豪商巨賈雲集之處。
造型洋派的盧纘祥故宅是清代頭城首富宅邸,宅邸混合和洋建築風格,屋頂上的老虎窗、入口圓拱,皆是欣賞重點。新長興樹記早年經營南北貨批發零售,大門兩邊的木雕門聯以鑲嵌榫法製成,為全宜蘭僅有的精品。位於老街南段的源合成、陳春記,以往分別是米商與經營雜貨生意,立面的磚造拱廊皆為日治初期的建築風格。
台灣最東端的火車站
東北角有一塊小小突出的地方,十七世紀初期西班牙船艦來到這裡時稱這裡為 Santiago,台灣人轉音為「三貂角」,位在三貂角南端的石城站,也成了台灣最東邊的火車站。
進出人次稀少的石城站是招呼站,地勢比起一旁公路要低許多,步出車站,只有一塊站牌立於路邊入口處。站旁有著小小的觀景空地,能從濱海公路往下俯瞰,太平洋海岸上的龜山島就在咫尺之遙。
騎著鐵馬穿越山洞
舊草嶺隧道是昔日串連福隆到石城的單線隧道,若是從福隆前往的話,得先騎兩公里的路程才會抵達;而在石城這裡,只要一轉入小徑就到了。
觀光局特別在這裡打造了碉堡觀景台,能登高眺望碧海藍天和龜山島。在隧道口前的大榕樹下,也有木棧觀景台,假日會有薩克斯風藝人在此吹奏音樂,伴隨著微涼海風,十分詩情畫意。
宜蘭線
宜蘭線自日治時期(1917年)開始動工,工程路線分別從南、北兩端進行,中途一度因經費問題停擺,直到1924年時才算全線通車。並因1980年開始運行的北迴線,從本來的支線晉升成為連接台灣東西部的重要幹線。
宜蘭線雖是以八堵站為起點,卻沒有從八堵站發車直抵蘇澳站的區間車,大多是以樹林站為起點。若是從中南部搭乘對號列車北上,則大多不停靠八堵站,必須在之前的七堵站轉搭區間車。當列車行經七堵站時,旅客絕對無法忽視左側層層排列又複雜交錯的軌道路線,幾乎與八堵站相連在一起,十分壯觀。
阿英小吃部
add 宜蘭縣蘇澳鎮蘇南路47號
tel 03-996-2018
time 08:30~18:00
酒橙塔
add 宜蘭縣蘇澳鎮南安路89號
time 11:00~20:00,週二、三公休。
tel 03-995-4121
FB 酒橙塔 Lemon Lime & Bitters
三剛鐵工廠文物館
add 宜蘭縣蘇澳鎮漁港路81號
time 09:00~17:30
tel 03-996-2465
與潮珈琲
add 宜蘭縣蘇澳鎮江夏路6號
time 10:00~17:00,週二、日公休。
tel 03-997-1986
FB 與潮珈琲
匠客福
add 宜蘭縣頭城鎮開蘭東路36號
time 11:00~14:00、17:00~20:00,週二、三公休。
FB 匠客福JunkFood
Kakahong
add 宜蘭縣頭城鎮開蘭東路34號
time 12:30~17:30,週四公休。
FB Kakahong甜點x手作
蘭陽博物館
add 宜蘭縣頭城鎮青雲路三段750號
tel 03-977-9700
time 09:00~17:00,週三公休。
price 全票100元
web www.lym.gov.tw/ch
頭城老街
add 宜蘭縣頭城鎮和平街
石城車站
add 宜蘭縣頭城鎮石城里石城路62號
舊草嶺隧道
time 6月至9月08:30~17:30(假日延長至18:00),10月至翌年5月08:30~17:00。
note 如要以步行的方式進入舊草嶺隧道僅限平日,例假日因自行車較多,為了顧及遊客安全,例假日隧道內請勿步行進入。
南迴線|枋寮-台東旅遊攻略,穿梭在藍海與綠野間
前擁台灣海峽,後抱太平洋,溪谷綠野執意介入這兩片藍海間,還有穿越隧道的陣陣黑畫面偏要插入休止符,讓這一路風景充滿驚喜。搭乘南迴線普快車,坐在古早味車廂裡,享受窗外純淨無染的景色。
列車自枋寮站緩緩出發,窗外可見一片又一片的果樹園。過了加祿站之後,列車就要開始進入隧道密布的路段,這一路到台東站為止,將會穿過三十五座長短不一的隧道。然而,隧道的存在卻絲毫不減沿途美景的風采,反而更讓人有對比強烈的、驚鴻一瞥的喜悅感。
南迴線屏東段大抵沿著半山腰而行,居高臨下的視野,得以清楚欣賞聚落及道路緊鄰台灣海峽的美景。但這樣的路線,導致車站皆離聚落有一大段距離,少有特別來此搭車的乘客,因而從加祿站、內獅站到枋山站,每天僅有來回各兩班車次停靠。在列車逐漸接近枋山站時,眼前便出現開闊的枋山溪口平原連接大海的景觀。
迎向蔚藍太平洋
南迴線在抵達枋山站之前就轉向東方,接下來要沿著枋山溪河谷上行,再穿過橫亙在屏東和台東之間的山脈,這一路上的隧道更加密集,長度也更長。每一出隧道,就會看見截然不同的溪谷風景,其中視野最開闊的就屬枋野站附近,沿途最長的中央隧道,也在過枋野站之後,全長約八公里。
古莊站是南迴線進入台東境內後的第一站,原為三等站,2017年10月已不停靠列車,改為號誌站。接著,列車跨越大武溪,這時已可瞧見太平洋就在不遠的前方。過大武站之後,南迴線開始沿太平洋岸往北行,鐵道和太平洋之間雖然隔著台九線,但因鐵道的地勢較高,給人緊貼著太平洋的錯覺,眼前所見只有大海。過知本溪後,南迴線就開始深入台東平原,遠離太平洋,投入綠野的懷抱,直到終點台東站為止。
南迴這段沒有受到人為污染的自然美景,當然還是搭乘古樸的藍皮解憂號最對味。原本的藍皮普快曾是台灣最有歷史的列車,在被雄獅旅遊取得經營權後,以「藍皮解憂號」為名轉生為觀光列車,內裝最大限度保留過去風格,讓浪漫藍色列車得以重新奔馳在熟悉的道路上。
南迴線
日治時期就有興建南迴鐵路的計畫,卻由於經濟價值的因素遲遲未能動工。戰後曾做過五次實地勘驗,最後在十條預定路線中,選擇了省錢又省力的枋山線,於1980年七月正式動工。因為沿線橋樑隧道眾多,工程難度頗高,在歷經了十一年又四個月漫長的歲月修築之後,南迴線終於在1991年12月通車,成為台灣環島鐵路網中最後完工的一段。
南迴線是台灣環島鐵路系統中最年輕的路線,穿山越嶺的施工難度更甚於蘇澳至花蓮間的北迴線,通車至今僅二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