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常識大解密!校正回歸、簡訊實聯制、居家辦公…這些全部要了解
疫情的爆發令人措手不及,每天都有大量新資訊需要了解,以下統整了五大最重要資訊,每一項都與生活息息相關,積極配合政府措施才能讓生活早日回到正軌。
心理師的3建議
防疫升級,民眾生活不便,父母更是壓力沉重,居家辦公還要顧小孩,許多父母大喊吃不消。心理師表示,此時更需要生活規律並進行時間管理,否則工作、小孩兩頭混亂,只會讓心情更火大;心理師也建議在家中找一個獨立房間,家人間約定好輪流使用,工作、學習才不受干擾。
台灣醫療健康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李玉嬋21日受訪時表示,目前的情況就像是延長放暑假與寒假,但孩子又無法去安親班,她建議父母首要之務便是讓生活作息規律,讓孩子跟著原本在學校的作息節奏,如常進行各項活動。
校正回歸
國內有本土疫情「校正回歸」個案,校正回歸病例定義是個案採檢到陽性結果通知日超過2天,須以採檢日加2天作為正確確診日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校正回歸是為回歸疫情真實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23日晚上受訪時解釋,校正回歸病例定義是個案採檢通報後,因檢體運送、實驗室量能、無法及時登打檢驗結果等因素,未於2天內完成檢驗結果報告的個案。近日因登打系統造成確診個案資料未成功上傳,延遲收到數據,為真實呈現疫情,才會使用校正回歸。
簡訊實聯制
國內疫情升溫,民眾出入各場所、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都採取實聯制,為了節省民眾的時間,行政院利用「疾管家」LINE帳號,推出掃QR code、傳簡訊實聯制的方法,只要5秒鐘3個步驟就可完成。
「簡訊實聯制」傳送簡訊完全免費,民眾不用加入會員、不用額外下載手機程式,陽春手機也適用;由於是傳給1922,因此也不會留下任何個資給店家,僅供指揮中心疫調使用,且簡訊記錄只保留28天。
假訊息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21日)在全國防疫會議後,再度對外澄清3則錯誤不實訊息,包括網傳「政府購買某廠牌COVID-19疫苗有10餘美元價差」、以及「溪湖確診個案的足跡」、還有「每人補助疫情援助金1萬元」,都是假訊息,呼籲民眾千萬不要再轉傳,否則恐將依法重處新台幣300萬元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
轉帳手續費全免
全國疫情提升至第3級警戒,金管會今天(20日)在行政院會報告指出,為了避免群聚,已經與中央銀行和全國各金融機構達成共識,即日起,在第3級疫情警戒期間,網路銀行及行動銀行轉帳手續費全免、實體ATM轉帳手續費減少新台幣2元。
「健康存摺」就可查篩檢結果,陳時中:準備以快篩做為確診依據
針對「校正回歸」引發的問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23日表示,指揮中心簡化通報、登錄程序,並補助檢驗機構採購自動快速的PCR儀器,也將開放民眾在「健保快易通APP(健康存摺)」查詢篩檢結果;他並表示,指揮中心正慎重考慮使用快篩做為確診依據,健保署已建置好系統,一旦準備好就會開放。
疫情指揮中心22日公布「校正回歸」病例數,引發質疑,指揮官陳時中多次說明這是採檢通報系統「塞車」的系統性問題,校正回歸是回歸真實面。
陳時中23日下午在記者會中說明之前個案通報及送驗流程,強調這是系統性的問題,並非通報疏漏。針對系統性問題,指揮中心從上週便將登錄項目由20項減少為8項,並簡化採檢送驗流程,也簡化登打檢驗結果的程序,陰性結果就不用重複登打,指揮中心也會補助民間檢驗單位最高新台幣500萬元,購置新型高通量全自動PCR檢測儀,速度更快,精準度也較高,並將個案確診研判交由系統自動化判定。
陳時中指出,一旦醫療院所通報個案到網路上後,中央與地方會同步獲知,相關有權限的單位,包括地方衛生局都可看到,便能及時展開疫調與安置。
由於採檢與檢驗結果出爐的空窗期最長有6天之久,許多採檢的民眾遲遲未等到通知,因此,健保署已與疾管署合作,運用健保系統,未來民眾採檢後,醫療院所會將快篩與PCR檢測結果回傳到健保署,民眾可即時從「健保快易通APP(健康存摺)」查詢,快篩大約一個多小時就能得知結果,PCR大約要等3天。健保署長李伯璋說:『(原音)醫療院所他只要把這個資料透過IC卡,傳到我們健保署的時候,我們健保署可以即刻回到健康存摺,健保快易通裡面的健康存摺,很快地民眾就可以從裡面去查到我所做的快篩結果是怎麼樣;至於PCR結果,可能在3天內也可以看到結果。健保署同時會跟疾管署搭配,我們會每小時把我們所得到的資料上傳到疾管署那邊去,疾管署他本身也可以掌握到這樣的訊息。』
此外,台北市長柯文哲建議當案例多時,應用快篩比較符合現實,用PCR檢測太慢,才會有校正回歸的問題。對此,陳時中說,指揮中心慎重考慮使用快篩作為確診依據,但快篩的用途與用法會造成誤解,尤其有偽陽性的問題,他也擔心造成醫療與集中檢疫所的壓力,因此,已請昆陽實驗室分析目前市面上已在使用的快篩試劑,選擇最符合目前所需;且若採取快篩,基層診所也可做,屆時數字會很複雜,健保署已建置好系統,一旦準備好,就會開放。
本文轉自中央廣播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