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草草戲劇節」3月限定登場!在地最大規模民間自辦國際藝術節,為期9天、橫跨2週、超過100場活動搶先看
嘉義地區最大規模的民間自辦國際藝術節「草草戲劇節」今年3月15日~3月23日即將邁入第17屆,由出身嘉義的平凡製作 studio ordinary 創辦人暨創意總監黃銘彰擔任策展人,攜手跨域在地團隊以「以上與未滿 Almost, But Not Quite」為題,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全園區、嘉義民雄國家廣播文物館帶來為期9天、橫跨2週、超過100場活動的表演藝術盛會。今年主視覺邀請 ONE.1O Society 共同創辦人兼藝術指導牛子齊操刀,以顏色與筆觸勾勒出曖昧不明的氛圍;展區更擴大為「內野」及「外野」,不只深化在地互動,也邀請人們走進民雄街弄,展開對邊界的試探與摸索。第17屆草草戲劇節「以上與未滿 Almost, But Not Quite」早鳥票將於1月14日正式啟售,歡迎人們在春暖花開的3月,一起來嘉義搞曖昧,在以上與未滿之間,摸索生命裡的擺盪與流動。
從17歲徬徨少年發想,感受生命中的以上與未滿
自2009年起,草草戲劇節每年3月初春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辦理,邀請國內外表演團隊進行戶外展演,並串連在地能量,至今已成為全台具代表性戲劇節之一。今年即將邁入17歲的草草戲劇節則以17歲徬徨少年為靈感,摸索生命中必然存在的各種模糊與流動——友達以上、戀人未滿,小孩以上、大人未滿,認同以上、歸屬未滿⋯⋯人們總嘗試在生命裡不斷找尋明確的答案,然而,卻是這些難以定義的關係、無以名狀的情感、處於界線之間的反覆思索與試探,一次次地形塑了後來最真實的我們。
策展人黃銘彰表示,人生常有這樣的時刻,好像越過了什麼,卻又卡在中間,不上不下。在此,「以上與未滿」不僅呼應草草戲劇節邁向成年之際的摸索與試探,也對應著在瞬息萬變的當代,人們時常必須面對的某種曖昧、流動、介於之間的生命狀態。
以顏色、筆觸與半遮標準字,勾勒「卡在中間」的扭捏氛圍
延續「以上與未滿」策展概念,第17屆草草戲劇節主視覺也邀請地理系出身,擅於將地方脈絡轉譯為吸睛視覺語彙的 ONE.1O Society 共同創辦人兼藝術指導牛子齊主責。其特意以顏色與筆觸展現形態的過渡狀態,強調「不上不下」的微妙平衡,在抽象與具象之間找到平衡點,同時以「草原」為意象基底,勾勒出曖昧不明的氛圍。而在標準字設計上,牛子齊則以掩飾手法呈現不直白的態度;並以「卡在中間」的狀態,體現既扭捏又過渡的階段感,希望透過介於確定與不確定之間的張力,讓觀者感受其中的深意與層次。
人氣樂團百合花、海豚刑警首度參演!音樂人 PUZZLEMAN 跨界戲劇演出
而在表演內容上,第17屆草草戲劇節更類比全球表演藝術盛會「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d'Avignon)分為「內亞」(Avignon IN)和「外亞」(Avignon OFF),分別帶來當代頂尖表演藝術演出、實驗性多元創作之作法,將場域擴張為位於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的「內野」、座落於民雄市區的國家廣播文物館的「外野」2大展區。今年度活動涵蓋文學、閱讀、影像、親子、幼兒福祉、移民工議題、共創、走讀等多元議題,並邀請「越在嘉文化棧」、「The Vibe 宇宙安排」、「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嘉義書式生活」、「西榮23藝術」、「打貓街坊文化協會」6大來自不同世代、橫跨多元議題的嘉義團隊齊聚,彼此碰撞,迸放出從這片土地長出來的真實力量。內野全場分為售票區與免費區,售票區包含內台跨界演出、戶外樂團演唱、主題講座與展覽;免費區則有走繩儀式、多元戶外表演、特色市集等。今年內野更延長夜間時段,展期間每日從15:00~21:00開放入園,歡迎觀眾在夜色朦朧間,摸索混沌不明的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內台跨界演出特別延續去年與音樂人 PUZZLEMAN 在戶外演出合作的緣分,進一步在劇場產生創作連結,開啟音樂與戲劇的超跨界表演;新銳人氣樂團「公館青少年」也將與策展人黃銘彰共創新作,備受期待!另一方面,金曲樂團百合花、以「豚式風格」風靡年輕世代的樂團「海豚刑警」、在《大嘻哈時代2》引起廣泛矚目的「臥室饒舌家」 someshiit 山姆也將首度降臨草草戲劇節,不只演唱經典曲目,更將帶來「以上與未滿」主題獨家演出,歡迎樂迷與聽團仔前往嘉義,看見愛團超乎想像的另一種面貌。
「裝咖人 Tsng-kha-lâng」主唱張嘉祥擔綱外野策展,歡迎親子旅人走進民雄街巷
至於「外野」國家廣播文物館則由出身民雄的「裝咖人 Tsng-kha-lâng」樂團團長兼主唱張嘉祥擔任專案策展人,在國家廣播文物館以「世界」、「社區」、「親子」為主軸,帶來主題展覽、東南亞市集、藝術表演。展期間每日 11:00~17:00 開放入園,且全數免費,邀請關心多元文化、移民工議題的朋友,或是親子旅人,一起從社區出發,連結世界。第17屆草草戲劇節早鳥票券於1月14日於 OPENTIX、Klook 2大平台正式啟售,歡迎所有「卡在中間,不上不下」的人們手刀購票,一起在春日裡踏入「以上與未滿」的曖昧之境,在多元形式展演中,開啟對於各種生命邊界的探索!
延伸閱讀
第二屆嘉義台語季「歡迎收聽 Huan-gîng siu-thiann」10/05~11/10限時登場:獲金點設計獎肯定、用耳朵捕捉生活中獨特的語言魅力
第一屆嘉義台語季「自頭講起 Tsū-thâu kóng khí」透過輕鬆有趣的多元企畫,強化台語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廣受各界好評,日前更從全球上千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2024金點設計獎整合設計類標章肯定,儼然已經成為具年度指標意義的台語推廣活動。今年,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再次攜手在地創意團隊「平凡製作 studio ordinary」,於10月5日至11月10日推出第二屆嘉義台語季,以「歡迎收聽 Huan-gîng siu-thiann」為題,延續去年活動的深度與廣度,從聲音出發,透過多樣活動形式,邀請民眾用耳朵捕捉生活中獨特的台語魅力。
延續說故事的精神,用聽覺感知文化
第一屆嘉義台語季「自頭講起」著重溯源土地與生命故事,深入探討台語在生活中的文化內涵;今年第二屆嘉義台語季,以「歡迎收聽 Huan-gîng siu-thiann」為主題,靈感源自廣播節目的經典開場詞,將焦點轉向台語的聲音世界。從市場中攤販的叫賣聲、鄰居間的輕聲閒聊,到布袋戲的唱腔與傳統技藝的術語,這些台語的聲音不僅是嘉義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更述說著這片土地上蘊藏的豐富故事。
「歡迎收聽 Huan-gîng siu-thiann」不僅僅是一個廣播節目的親切問候,它象徵了台語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深厚連結。廣播作為曾經的重要媒介,而台語節目更承載著無數人共同的成長記憶。嘉義縣文化觀光局局長徐佩鈴指出,「台語不僅是一種溝通工具,更承載著許多民眾豐富的情感與記憶;有時候使用台語更能引發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第二屆嘉義台語季期盼透過這個主題,喚醒民眾對那些曾經陪伴他們生活的台語聲音的回憶,並在當代生活中延續這份珍貴的文化。平凡製作創意總監暨嘉義台語季策展人黃銘彰分享:「『歡迎收聽』不僅是主題,更希望邀請每位參與者細細傾聽屬於嘉義的台語相關聲響,感受深植在這座城市裡頭的文化脈絡,不僅僅是被動的聆聽故事,更能參與其中,與在地的人事物有更多主動的互動。」
透過多元活動,一起用聽覺體驗台語文化
第二屆嘉義台語季「歡迎收聽 Huan-gîng siu-thiann」推出超過50場豐富多元的活動,延續首屆講座與職人工作坊的形式,並引入更多聚焦台語聲音的體驗,讓參與者能更深刻地感受台語的魅力。今年的活動包括25場「囡仔古真心適:圖書館講故事」、10場「庄頭的戲棚跤:搬演講故事」、5場「工夫到厝:職人講故事」以及5場「空中來相會:網路講故事」,邀請民眾透過聽覺探索台語的多元面貌。同時為了推廣台語文化,活動還將舉辦台語相關培訓課程,培訓種子志工深入社區圖書館及基金會,帶領台語說故事活動,並且設立國家語言圖書專區「台文冊架仔」,進一步推動台語的學習與傳承。
「囡仔古真心適:圖書館講故事」活動今年持續與新港文教基金會合作外,將帶領培訓志工們前往嘉義縣各地圖書館,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學習台語,並透過台語繪本認識台灣本土文化;無論是台語程度的初學者還是進階者,都能在這些活動中找到與台語的親密連結,讓孩子們透過台語說故事,建立起對語言的自信與喜愛。
「庄頭的戲棚跤」延續首屆的熱烈迴響,今年再次與阮劇團及長義閣掌中劇團合作,將帶來傳統民俗文化融入現代劇場和經典的《水滸傳-武松打虎》、《孫悟空勇闖坪頂山》等台語布袋戲表演。不僅如此,長義閣還將現場教學布袋戲偶的操作技術,讓參與者深入了解台語戲劇的精髓;觀眾不僅能在戲棚跤看戲,也能在戲棚頂體驗台語故事互動的魅力,感受藝術與語言的交融。
不只視覺和聽覺的享受,「工夫到厝:職人講故事」活動今年邀請5組在地職人,帶領參與者實際到場探索不同領域的工藝與台語文化之間的連結,包含專注聲音文化傳承與播送的「國家廣播文物館」、延續北管藝術文化精髓的「新港舞鳳軒」,到隱身鄉野的布景彩繪大師「陳明山布袋戲布景工作室」、嘉義縣文化資產傳統工藝竹頭筊保存者「船嘉寶神筊工作室」以及以鏤空木雕藝術聞名的木雕師傅呂界元,每場活動都將邀請職人在工作場域現場導覽,並親身指導參與者手作體驗這些技藝,從中瞭解認識台語之美,並領略嘉義這片土地的歷史與文化。
此外,嘉義台語季將持續透過聲音內容與聽眾「空中來相會」,透過 Podcast 節目合作,邀請來賓分享台語生活經驗與專業知識,將台語的魅力延伸至線上;無論身處何地,參與者都能用耳朵感受台語文化,一同加入嘉義的故事。
第二屆嘉義台語季「歡迎收聽 Huan-gîng siu-thiann」
place 嘉義縣各鄉鎮
date 2024/10/05~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