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大展即將在12/21~明年5/4於北師美術館亮相!其台灣最大規模個展亮點一次看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將於2024年12月21日至2025年5月4日隆重推出「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以草間彌生與臺灣接觸的原點——特別重製1998年台北雙年展《圓點的強迫妄想》揭開序幕,聚焦她1951年至2005年間的重要創作轉折,展示近70組/件精選作品,涵蓋繪畫、版畫、拼貼、軟雕塑、大型裝置、行為展演錄像、服裝等多種創作形式。
1990年代,是草間彌生1973年自美國返日後,重回國際觀眾視野,而後大放異彩的關鍵時期。1993年,她成為首位於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個展的當代藝術家;隨後5年,洛杉磯郡立美術館、東京都現代美術館接連舉辦大型回顧展,奠定草間彌生作為當代藝術大家的定位。1998年,草間彌生受昔時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曼麗及策展人南條史生之邀,於「臺北雙年展」創作巨型現地裝置《圓點的強迫妄想》,以7個帶有黑色圓點的螢光粉紅氣球滿佈北美館的中庭,是為草間彌生以巨大雕塑與公共空間對話的重要節點;該次展覽亦開啟這位風靡全球的藝術家與臺灣的頻繁交往。
本展奠基於日本青森縣立美術館「從W Collection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之成果,北師美術館亦與草間彌生工作室緊密合作,除重製《圓點的強迫妄想》之外,並借展10餘組鮮少曝光的偶發展演紀錄及服裝展件,聚焦藝術家早期行為實驗對形塑其藝術生涯的重要性。總策畫林曼麗從「草間的綻放」、「圓點.原點」、「草間的蟄伏」及「Love Forever」4個子題切入,以草間彌生生涯中的創作探索與實驗為引,展現出草間彌生不斷挑戰自我、突破框架,透過作品與世界映照對話的企圖。「草間的綻放」從1998年她首度受臺灣文化機構委託限地製作開始,呈現她在1985年後至1990年代頻受世界各地邀約,以鮮豔的色彩與大型裝置作品重回國際觀眾視野。
「圓點.原點」回溯草間早期的創作軌跡,標誌性的圓點源自她童年的精神幻覺,是她連結自然、家庭和社會現實的視覺符號,也是她探索無限的創作原點。「草間的蟄伏」則聚焦她1973年返日後的創作歷程,身心上的恐懼、焦躁、絕望與想望,反映在多件粉彩、墨彩與拼貼形構的平面作品上。「Love Forever」則呈現草間在1960年代紐約前衛藝術圈的行為展演,這些激進的行動藝術作品,以反戰、性別、身體與愛為主題,挑戰當時的社會規範,激發了觀眾對當代社會的反思。
除了觀眾熟悉的圓點與網狀圖案如《花》與《南瓜》等平面繪畫,此次展覽也將帶給你不曾見過的草間彌生:從小生長於長野縣松本市育苗場和採種場的她,時常聽見植物與其對話,因之將自身幻化為植物的《自畫像》(1953),甚至是試圖抹除物我界線的《花強迫(非洲菊)》行為錄像(1999);將圓點滿佈人像和周遭環境的大型裝置《幻影的彼方》(1999),高跟鞋上交織填充了無數陽具形狀的軟雕塑《性的強迫妄想》(1997),以及60年代草間彌生於紐約策畫「乍現」(happening)行為演出時,設計繪製的《無題(彩繪上衣)》原件。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關照草間彌生生命經驗與藝術語彙的錯綜交織,深入其創作實踐的發展「軌跡」,在探問藝術家何以持續開創嶄新可能的同時,也擁抱藝術與生命的「奇跡」。
為了提供高品質的參觀體驗,本展將採預約時段售票制,觀眾需在購票時選定日期時段參觀。首波早鳥票特別回饋觀眾獨享指定月份任選日期時段參觀,自10月1日中午12:00起,限時7日,早鳥票快閃售價300元(原價380元),一起親身體驗草間彌生的創作軌跡與其生命的奇跡!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
place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
date 2024/12/21~2025/05/04
草間彌生的藝術綠洲!巴西必玩地標「伊紐盯當代藝術中心」,最新草間彌生畫廊將永久展出這2件裝置作品
伊紐盯當代藝術中心(Instituto Inhotim)是巴西當代藝術最重要的機構之一,也是拉丁美洲最大戶外藝術中心的一員,其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大西洋豐富的生物聚落與熱帶草原之中,鬱鬱蔥蔥的景觀為遊客提供結合藝術與自然的體驗。
來自近40個不同國家藝術家約700件展品在戶外與藝廊中展出,這裡既是博物館也像植物園,種植世界各地4,300多種稀有植物。
最新的草間彌生畫廊(Galeria Yayoi Kusama)可說是專門為這位享譽國際的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而生,由 MACh Arquitetos 與 Rizoma Arquitetura 聯手設計,將永久展出兩件裝置作品──《永恆抹殺的後果》(Aftermath of Obliteration of Eternity,2009),這個由鏡子、玻璃與木材製成的沉浸式裝置,將參訪者的身影投射在整個房間中創造出令人驚奇的倒影奇景,每次展出總是吸引大量人潮。
另一件作品《我在這裡,但什麼也沒有》(I'm Here, But Nothing,2000)在看似尋常的家中覆蓋霓虹光點,展現藝術家創作宇宙中不同的空間表達。考量到藝術家作品總是大排長龍,建築師以平行排列的鋼纜用最自然的形式呈現場地輪廓,並以柔性金屬網形成寬闊表面提供植物生長,同時具有遮蔭與美觀功能,展現這片迷人綠洲的藝術魅力。
Instituto Inhotim
add Rua B, 20 Fazenda Inhotim, Brumadinho - MG, 35460-000, Brazil
tel +55-31-3571-9700
web www.inhotim.org.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