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秋書室開箱!專收找不到的書?結合咖啡廳和深夜沙龍書店的文藝空間
深夜時刻,嘉義有一處空間始終亮著燈,它既非書店也非咖啡廳,而是一個主打對話思辨,如同沙龍般的所在。
最早出現於17世紀歐洲的「沙龍」,是孕育當代思潮、推進各種主義的溫床;人們透過沙龍、進行談話和思辯,探討存在的意義、文學與藝術的價值,以及對人生的追求等等。而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莫過於葛楚·史坦位於巴黎花街二十七號的寓所,從畢卡索到馬諦斯、從海明威到舍伍德·安德森,當時的葛楚家幾乎成為各大名家趨之若騖的沙龍中心。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原以為文人雅士的生活之於現代,有些遙不可及,幸好有「秋書室」的出現,在深夜亮起一盞燈,讓沙龍再次文藝復興。
「秋書室」位於林森西路與民權路的交叉口,鄰近嘉義火車站,是一外觀呈三角形,深色木紋與水泥灰交織而成的建築,透出微微暖黃燈光的它,只在深夜營業,它既非書店也非咖啡廳,而是一個主打對話思辨,如同沙龍般的所在。人們來到這裡,或許是翻翻舊書,或許是喝杯咖啡或威士忌,隨性地開啟一段富有深意的對話。在這個社群網路盛行的破碎化時代,真正地達成思想上的交流與激盪。
專收找不到的書?深夜沙龍的思想碰撞
推開秋書室沉重帶鏽蝕的大門,是一陣煙霧瀰漫,以及如舞台般的吧台,圍繞三兩人影,檯面上散亂著書堆與高腳杯,店主小光和我打了聲招呼,在觥籌交錯的氛圍下,我們開啟了談話。小光說,自己本來只是店裡的常客,因為前主人董春秋去世不知道該拿原本的空間怎麼辦才好,於是作為志工接手經營了秋書室。其實,秋書室為邱斯基所創立,當年他從紐約回台灣,在嘉義遇到一個念哲學的女子叫董春秋,就一起找了間老屋,成立秋書室。邱斯基認為,人們平時的話題較無建設性,抱怨工作、抱怨同儕,抱怨各種狗屁倒灶的小事,因此想讓人們有個空間能接觸到一些體制外的語言。不希望大家下了班還是在談工作,而是風花雪月談一些其他有深度的話題。因為如此,一間既非書店也非咖啡廳的深夜沙龍空間,在嘉義誕生。
秋書室為一開放式空間,以鐵材為主,可以看見許多從國外運回的老物件裝飾在不同角落,鐵製的書架上塞滿了書,《莎翁語粹》、《性愛聖經》、世界名著全套等,全是仿間難以找到的書籍。二、三樓空間相較一樓又來的更居家,像是某位文人或藝術家的故居,牆邊堆起一疊又一疊的書堆,泛黃的書頁透出年歲。三樓則是大量使用金屬材料與大片通透的玻璃窗,外頭有個能俯瞰街景的天臺,這是小光最愛的角落。而作為一個沙龍空間,秋書室每個月皆會不定期舉辦沙龍活動,話題含括廣而深,諸如電影、裝幀、蟲膠和素描等,各位可以挑選有興趣的話題參與,進行一場有深度的現代沙龍。
破碎化的年代,一個對話的空間
不同於其他咖啡廳、酒吧和書店,秋書室其實是一非商業空間,他們沒有與公家機關申請過任何補助,可以說,在台灣幾乎找不到像秋書室這樣的運營模式。講到這裡小光苦笑:「飲品的營收都拿去繳電費了,我們是沒有賺錢的老闆和沒有薪水的店主。」不過對小光和邱斯基來說,藝文這種東西不是一下就能活化,而是非常緩慢的進程。現在有一個能夠提供人們對話交流的空間就已足矣。
詩人高第耶指出,巴黎的咖啡廳的功能有3種特色:一來,對於無聊而沉悶的家庭生活,咖啡廳是帶給人精神的安慰;二來,廳内煙霧繚繞,能夠激發創作的靈感;三則,喝喝酒讓人陶醉在恍恍惚惚的氣氛中,而這三種特色正好「秋書室」都有。若想暫時拋掉那些網際網路上的隻字片語,不妨找個深夜,到秋書室來一場沙龍般的思想對話。
秋書室
add 嘉義市東區民權路494號
time 週一至週日20:00~02:00,週六16:00~02:00。
FB 秋書室
IG d.chunqiu494
嘉義老碾米廠改建成的書店「春葵 書 咖啡」!販售咖啡、CD 和二手書籍,化身佇立在蒜頭小鎮、被時間溫柔靜置的新興景點
在嘉義的蒜頭村,存在著這麼一間由舊時碾米廠改建,名為「春葵」的可愛書店。書店販售咖啡、CD 和二手書籍,陪伴往來旅人渡過美好時光。
位在嘉義縣六腳鄉的蒜頭村,阡陌交通、民風淳樸,是台灣南部典型的農業鄉鎮。蒜頭村原名為「算頭」,是當地富貴人家眾多的意思,小鎮其實並沒有盛產蒜頭,但久了大家也將錯就錯,成為了沒有蒜頭的蒜頭村。前些年,小鎮曾因電視劇《用九柑仔店》而備受討論,現在又因為多了「春葵 書 咖啡」這間充滿人文氣息的書店,讓返鄉遊子或外地旅人多了一個可以放鬆、體驗舊時代暖心氛圍的地方。
「春葵 書 咖啡」的前身是「成豐碾米廠」,已經佇立蒜頭村90多年。在日治時期,成豐碾米廠為蒜頭村黃家所擁有,提供村民最基本的溫飽需求,也是他們閒話家常的好所在。然而,在傳統碾米業逐年式微後,碾米廠不得不走入歷史,但屋主仍希望保留與村子的生活記憶,近年成功透過文化部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將其重新活化為「成豐社區講堂」成為社區公共空間,是一個結合書店、講堂和民宿的複合式場域,而「春葵 書 咖啡」就是場域的其中一部分。書店的店主是作家兼文史工作者莊文松,他說春葵是販售舊書、舊 CD、咖啡的小空間,除了有各式人文類書籍,也會與講堂共同舉辦畫展、攝影展等藝文活動。
到春葵翻翻舊書、喝杯咖啡,與老闆閒話家常,渡過悠長的午後時光。
取名自所愛至親,一間賣舊書和咖啡的書店
店主莊文松從小生長在六腳鄉竹本村,母親是蒜頭村人,孩提時期的他有事沒事就會騎自行車到隔壁的蒜頭村看看,對碾米廠充滿熟悉感。長大後,莊文松待過幾家出版社,並在台北仁愛路地下室的「亞典書店」賣進口書,無奈疫情結束營業,莊文松因而轉換跑道成為一名文史工作者。他表示,自己有收藏許多二手書和舊 CD,加上喜愛咖啡,幾年前看到蒜頭村南宮路有老房子在整修,心想,也許有機會可以在此開店。最終想像化成現實,「春葵 書 咖啡」得以出現在世人眼前。
一抵達蒜頭村,與大部分的農業小鎮一樣,街道人煙稀少,甚至沒發現幾家便利商店。看著那些被歲月褪去色彩的招牌,暖黃的午後陽光徑直地灑在大路上,與一旁的老榕樹光影交錯著,瞬間有種置身過去的錯覺。大路旁,一幢有著「米庭」招牌的日式老屋映入眼簾,「春葵 書 咖啡」即坐落於此。「春葵」取名自店主的阿公莊春風以及阿嬤呂葵。走入書店,迎面而來的是滿滿的咖啡香,以及店主真切樸實的笑容,仔細一看,不同角落皆有店主從書籍上抄寫的的節錄,一樓設有吧台與幾張小桌,人們可以在這裡品味咖啡與挑選書籍。除了一樓的區域外,上頭還有一個閣樓,狹小的空間與日式榻榻米,復古且恬靜,彷彿可以遙想舊時光陰。
店主親自選書,蒜頭小鎮的藝文天堂
由於「春葵 書 咖啡」是小本經營,書店雖然藏書不多,但都是莊文松的一時之選,從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尋羊冒險記》、大江健三郎《靜靜的生活》,法國名家菲利普·柯婁代的《德國幻想曲》,到本土作家陳柔縉的《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等種類豐富,有時甚至可以發現柯帕(莊文松筆名)的著作《我與世界失去了聯繫》、《圖解台灣老地名》和《老牌新潮漫步地圖:老店新情味》,值得喜愛文學的各位前來挖寶。
「沒有特別想像或形塑書店的樣子,覺得經營者的生活與風格會自然呈現空間的樣貌。」談起自己的小店,莊文松如是說。目前,書店主要販售店主的二手藏書與舊 CD,近期也積極與出版社合作,舉辦特色書展,期望透過選書將各種議題引進這個空間。此外,書店也會與講堂共同舉辦畫展、攝影展等藝文活動,希望能幫助並啟發年輕創作者。下次來到嘉義,經過蒜頭小鎮,可別忘了到春葵翻翻舊書、喝杯咖啡,與老闆閒話家常,渡過悠長的午後時光。
春葵 書 咖啡
add 嘉義縣六腳鄉南宮路140號
time 週一至週五13:00~18:00,週六及週日10:00~18:00。
FB 春葵書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