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阿嬤的米粉湯」跨越港台的米粉情懷,可以當麵吃,也能當湯喝!
說起銀絲米粉,可說是香港人熟悉的童年滋味,港仔自有一套美味見解。來到台灣,解鎖台式米粉、米粉湯等新吃法。切盤豬雜、加入酸菜,在一間間街邊小店中,竟也吃出新的哲學與情懷。
超力銀絲米粉是港仔和米粉的初戀。
品牌成立在1972年,憑銀絲米粉打響名堂。電視廣告中的一句「超力力力~~~」當年無人不知曉。據說老闆本來做假髮生意,後來決定改賣米粉時,採用當年假髮名牌「超力」為品牌名字以作紀念。
超力會受歡迎,很大原因是他們的米粉和香港一般吃到的不一樣,外型比較接近台灣的品種,因為幼細如銀絲,所以名之銀絲米粉。採泡麵形式推出,可煮可泡,麵質滑嫩﹐包裝內的蒜油一經加入熱湯中,迷人香氣滿一室,不輸出前一丁的麻油。
不僅港仔愛,吳大姐也喜歡,小時候的我們,更為此訂下協議,要是只能出前一丁和超力米粉二選一,各選一項後再交換來吃。
雖然這個協定從來沒有實行的機會,但顯見超力的美味威力媲美全港最愛的日本泡麵,令當年只會吵架的姐弟倆都有和平相處的一刻。
香港米粉當然不是只有超力,一般麵粉工場都有生產,不管在酒樓、餐廳或是麵店亦能吃到,是尋常又家常的麵食。後來從中國傳入的雲南米線,令選擇更見多樣化,同時造就了譚仔雲南米線的崛起,不僅連鎖分店遍港九,店內請來新香港人員工說著一口帶鄉音的廣東話招呼客人亦是特色,甚至被放大變成電視廣告,更厲害是連續數年獲選為米其林必比登推薦餐廳。即便港仔一直對其味道不敢恭維,但無可否認是它早擄獲人心。早前和西門町港記小食店的香港店員聊天,說到最懷念香港味時,他的答案是「譚仔」,原來「譚仔」早已跳出味道領域成為香港的標誌。
在乾爽與濕潤間悟出米粉經
其實台灣也有米粉,何需大費周章回港才吃才品嚐?
因為兩地米粉文化有點不一樣,外型粗幼會帶來不同口感,在烹調上亦不盡相同。
台港不是都會用炒的方式嗎?
台灣傳統炒米粉會加入水或高湯,讓粉條吸收味道。這種手法香港叫作燜,如雪菜肉絲燜米便是通過這種烹調方式製作。
香港傳統炒米粉先從打米粉開始。
把米粉放在滾水中,攪散,關火,浸泡數分鐘,至米粉折斷後仍見米心,取出,鋪上濕毛巾,直到米粉退熱變涼。熱鍋,下油,下米粉,不用翻動,把一面煎至焦香,翻面,煎另一面,聞到焦香後,取出。再來炒配料,炒香後,下煎好的米粉同炒,下調味,翻炒均勻後,起鍋盛盤開吃去。
這樣炒出來的米粉,乾爽好吃又帶焦香米香,因為經過打米粉的步驟,令米粉更有彈性,著名的星洲炒米便是用這種烹調方式來處理。不過台灣同學適應了台式炒米粉的濕潤,常吃不習慣港式乾炒,覺得卡喉嚨難吞嚥。
湯或麵、港或台?何不一起!
米粉湯則是另一種很不一樣的麵食,是港仔最早愛上的台灣美食之一。
剛來台時,台灣朋友介紹這個食物:「可以當麵吃,也能當湯喝。」
是用筷子和湯匙的分別嗎?港仔至今搞不懂。
在香港,除了湯品外,只要放在湯中不管是粉麵飯,名稱上,湯,會放在前面打頭陣,如湯飯、湯麵、湯河粉。
米粉亦然,稱為湯米粉或簡稱湯米,像餛飩湯米、牛腩湯米、鮮魚湯米等。
稱呼有落差,外表亦有異。
台灣米粉湯做得更像是香港的瀨粉。
有人說:「凡是香港長大的,對瀨粉的印象必然與燒味掛勾。」
港仔很贊成,因為燒鵝瀨粉、叉燒瀨粉都是吾之所愛。
但也不能遺忘了以雞絲、叉燒絲和火腿絲的三絲炒瀨,同樣好味好吃,加點辣椒醬,更是不得了。
相對於瀨粉的重口味,米粉湯走的是單純的口味,煮過豬內臟的肉湯是精華,搭配米粉的微帶彈性和米香是一絕。
港仔喜歡的米粉湯有好幾家,像信維市場大安路入口的無人米粉湯,還有東門市場黃媽媽的米粉湯都很不錯。
近來最常到的則是後山碑的阿嬤的米粉湯,除了因為地點最接近港仔的家外,還喜歡阿嬤的口味獨特,會在米粉湯中加上酸菜,讓充滿豬肉鮮甜的湯頭多了層次更好吃。手切小菜有多樣化豬的部位作選擇,港仔偏愛頭骨肉和脆管,可惜沒豬舌,不然肯定是每次必吃。
阿嬤的米粉湯營業時間由早上06:30至14:30。港仔貪睡更貪吃,願意為米粉湯早起早出門。朋友覺得不可思議,沒想到港仔對米粉的愛如此深,從當年的超力到今天的阿嬤,跨越了港台。
希望可以一直愛下去,矢志不渝。
阿嬤的米粉湯
add 台北市南港區東新街81號
time 6:30~14:30,週一公休。
信維市場米粉湯
add 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四段60-19號
tel 02-2701-4917
time 週一至週五08:30~17:00,週六08:30~15:00,週日公休。
黃媽媽米粉湯
add 台北市中正區信義路二段87號
tel 0922-238-529
time 07:00~15:00,週日公休。
北台灣真材實料的芋圓、地瓜圓「阿斌芋圓」、「阿爸の芋圓」、「愛來愛玉」,不僅是 Q 彈而已!
從對冰品 Q 彈配料的不解,到邂逅手工製雙圓的綿密芳香,三間芋圓與地瓜圓,真材實料且各有其千秋,且聽港仔細細分解。
搞不懂的食物很多在初來台時,包括台灣的冰品。
配料中加入芒果、鳳梨、草莓比較簡單,和香港的菠蘿冰差不多,能以水果冰視之,全球通行人人愛,無異議。
即便是紅豆、綠豆、大豆、花生、芋頭都很好理解,帶點港式紅豆冰、綠豆冰的況味,落差在於台灣會把不同材料混合同吃,多一種選擇,多一重口感特色。
問題出在椰果、蒟蒻、粉圓、芋圓、土瓜圓、湯圓上,全屬口感 Q 彈科,放在一起,混在口中,吃得腮幫子發痛仍在咀嚼,是自找苦吃。
不禁問道:「是在比彈性嗎?」
或許因為港仔一開始已對粉圓不愛,多年前初嚐珍珠奶茶時沒有一吃鍾情,後來多吃也沒有培養出愛意,於是對同科同系的食物產品同樣起了抗拒心,於是當粉圓、芋圓、湯丸同時出現剉冰中時,本應是冰、甜以外的多元口感,卻單一呈現,朋友卻一直說好吃,更令港仔不了解。
說是從前不明白,顯見後來弄懂了。轉折點在吃過「阿柑姨芋圓」後,於旅遊九份時。
因為是名店,朋友都要吃,港仔不情不願地來一碗,卻吃出和以前不一樣的好滋味。芋圓鮮明的芋香,還帶芋仔,地瓜圓同樣吃到食材本身的芳香和質感,是絕對的真材實料,好吃得港仔入手兩種生圓外帶回家接力品嚐。
那時那刻才明白以前吃到都是粉比材料多的便宜製品,難怪只有 Q 彈如吃塑膠。不討喜,自然不會愛,卻差點誤會了芋圓和地瓜圓,錯過了好吃。
因為了解下的 Fall in Love,港仔開始在台北尋找好吃的雙圓。
尋找雙圓在各式甜品間
冰,不是什麼高級食品,賣個數十元,扣除成本人力店租後,利潤不高,很難要求食材全體表現佳,所以在找尋好吃的芋圓和地瓜圓的途上,著實走了不少路。
會摸到長安西路建成市場的阿斌芋圓來,完全因為阿斌的芋圓和地瓜圓是來自九份另一名店賴阿婆的手工品。雖然不如阿柑姨的香氣足,品質仍是比一般店家的水準高。
於夏季搭配阿斌以加拿大進口非基因改造黃豆自製的豆花,豆香濃,大加分。寒冬則輔以溫熱紅豆湯,微甜的湯汁中,芋圓和地瓜圓展現出和冰品不一樣的好吃,有種純樸的美味,也推薦。
亦喜歡「阿爸の芋圓」。
據店內資料介紹,阿爸「使用大甲芋頭和台灣純手工地瓜粉製作,不加香精 Q 粉」,100% MIT 製作出來的芋圓,口感微軟,有人不愛,但總比過份的彈性來得好。
初來阿爸的多會點招牌芋見泥蔗片冰,但配料中的白玉湯圓和粉圓非吾之所愛。港仔的選擇落在芋擺不能蔗片冰。以芋圓獨特的口感、濃稠的芋泥和芋球配上清甜的蔗片冰,讓他們在口腔中化開溶解再結合混和,感覺有趣好玩。
「愛來愛玉」則是在台北吃過眾家芋圓、地瓜圓後至今的最愛。
他們的雙圓香度、質感和彈性不輸阿柑姨,而且和港仔的家很接近,閒來無事吃一碗成了生活的日常。他們採現點現煮的方式,直接在客人面前汆燙煮熟,再把雙圓加入手工愛玉內,冰涼中微甜的黑糖汁,更能襯托出地瓜和芋頭的香,吃著受用。冬天時則以店家自製的燒仙草取代愛玉,來一碗燒仙草綜合圓。看著燒仙草、芋圓、地瓜圓三款心愛材料同聚一碗中,真箇是未吃先興奮。
自從弄明白雙圓後,開始漸漸了解冰品中其他相似食材的在搭配上和口感上的分別,雖然依舊不愛粉圓這東西。
朋友不解說:「會不會太認真?只是小吃而已。」
過分認真,肯定不好。
卻能從中學習,雖非大道理,但能獲益,得到樂趣,就是得著。
總比不懂好。
阿斌芋圓
add 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220巷5號
tel 02-2555-6079
time 10:00~15:30,週日公休。
阿爸の芋圓
add 新北市永和區保平路一段18弄1號
tel 02-2924-7461
time 14:30~23:00
FB 阿爸の芋圓
愛來愛玉
add 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路一段92號
tel 0911-000-328
time 週一至週五12:00~20:00,週六12:00~18:00,週日公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