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成中華 ╳ 創意菜系的深耕在地化,改良後成熟的重口味日式中華料理!
到了平成時期(1989年)左右,中國早期移民開設的餐館紛紛傳承至二代接手、也開始出現由日本人開設的中菜館,兩者不約而同地進行在地化改良,日式中華涼麵、辣味降低的日式麻婆豆腐等料理於焉誕生。料理體系隨著創意改良成熟,重口味且氣氛不拘謹的日式中華餐館,成為日本人喝酒聚餐的新熱點。
中華粽
部分日本人也會在端午節吃中華粽(中華ちまき),如同台灣有南部粽及北部粽,日本也存在各式分支。例如類似廣東鹼水粽的新潟灰汁笹巻、南方鹿兒島的灰汁巻,還有加入山茶花的朝比奈粽。有趣的是,在日本家常菜食譜中,也有記載以炊飯轉化而成的「五目炊飯粽」,做法是在調味過的糯米飯中額外加入碎香菇、竹筍、紅蘿蔔、洋蔥等蔬菜丁,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也在家 DIY 一番,嚐起來相較台式粽子更清爽一些呢!
台灣拉麵
台灣拉麵是一道台灣吃不到,由日本人發明的辣味拉麵。起源於70年代名古屋一家叫做「味仙」的台灣料理店,台灣出身的老闆將台南知名小吃擔仔麵配合當地的重口味,絞肉大火快炒過做成肉燥,接著加入韭菜、蔥、豆芽菜與辣椒,最後再淋到煮好、以醬油調味的湯麵上。在推出後果然大受喜愛,並席捲愛知縣等中部城市,也因為發明的是台灣人,這款辣味拉麵就乾脆直接命名為「台灣拉麵」。
天津飯
在日本中華料理店的菜單上常常可以看到天津飯,從它又稱為蟹玉丼就知道是怎樣的一道菜,與廣式滑蛋芙蓉飯相當類似,天津飯是由白飯、蟹肉煎蛋以及芡汁組成,部分地區還會將蟹肉換成蝦仁。但這道備受日本人熱愛的天津飯,一樣還是由日本人自創的菜品,到天津可是吃不到天津飯的!至於芡汁則分關東、關西兩種風味,關東使用類似糖醋醬的深色芡汁,關西則是淋上醬油芡汁。
角包
擅於創造新噱頭的日本人,在角包這道小食上可說是發揮得淋漓盡致。角包堪稱是更值得拍成 IG 美照的搶鏡刈包,蒸籠裡一個接一個擺放整齊的角包,以醬油等調料燉煮出色澤誘人,肥而不膩的四方形豬五花肉塊,端坐在開了口的雪白麵皮中間,光看就足以誘人垂涎三尺,因為在日本將東坡肉稱之為角煮,取其四角方正的形狀而得,加上我們非常熟悉的刈包,就成為日本人來到中華街時最值得買來邊走邊吃的新鮮美食了。
中華冷麵和中華丼
明明冠上了中華兩個字,偏偏我們都沒吃過?中華冷麵與中華丼同樣都是日本獨創出來的中華料理。中華冷麵簡單說就是中式調味的涼麵,煮熟的日本拉麵搭配雞絲、叉燒、玉子、黃瓜等配料,夏天品嚐起來格外清爽,顛覆了日本人對中華料理熱食的印象,慢慢流傳成為日本到處都有的中華冷麵。至於中華丼則是中式蓋飯,將豬肉片、洋蔥、青椒等肉蔬煮成的八寶菜澆到白米飯上,據說是一家中華料理店的員工餐,慢慢流傳成為到處都有的中華丼。
昭和中華 ╳ 料理的時光之旅,復刻昭和時期移民的悠悠鄉愁
現今日式中華料理的淵源,最早可以追朔到400多年前在長崎一帶貿易的華商;自1858年橫濱開港後,吸引更多中國商人及移民駐點,有些人落地生根、有些人選擇開設餐館滿足大量商人,進而形成獨樹一格的華人生活圈。中華料理也隨著中國移民的落地縱向扎根、並隨著來港貿易的日本人橫向擴張至各地。
麻婆豆腐
日本人最熟悉的一道川菜──麻婆豆腐,能在日本發揚光大,幕後最大功臣就是料理鐵人陳建一之父陳建民,正宗四川麻辣豆腐講究麻而辣,花椒和豆瓣醬更是這道菜最重要的靈魂,但是為了迎合口味清淡、不習慣吃辣的日本人,陳建民在 NHK「今日料理」的節目上介紹做法時特別經過改良,像是當時在日本很難買到的豆瓣醬,就以八丁味噌或甜麵醬取代,減少甚至不使用花椒以降低辣度,成為今天少辣偏甜的日式麻辣豆腐。
青椒肉絲
對台灣人來說,青椒肉絲只是一道飯桌上常見的家常菜,但到了日本就是非常知名也受喜愛的中華料理,甚至在超市裡都可以看到許多食品廠牌推出專門的調理包,方便家庭主婦在家裡就能複製出來。在日本青椒肉絲分成四川和廣東兩種風味,川味會使用豆瓣醬、醬油來提高辣與鹹度,至於廣東風味則會加入蠔油、紹興酒、砂糖,屬於偏甜口味,而且在日本的青椒肉絲最大的不同點,肉絲多採用牛肉而非豬肉。
回鍋肉
在日本最受喜愛川菜排行榜上必定也少不了回鍋肉,這道菜同樣是由川菜師傅陳建民帶到了日本,和麻婆豆腐、青椒肉絲一樣,屬於食品廠商經常推出的調理包口味之一。日式回鍋肉當然也與中式口味有所不一樣,不僅豬肉片不會事先經過川燙,少了名稱上的回鍋這一道手續,而是直接與其他食材一同大火拌炒,另一點不同是使用高麗菜取代蒜苗,並且多數會以味噌而非豆瓣醬和辣椒粉調味,讓辣度趨近於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