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華老街變身藝術地景!2021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老店串門、咀嚼老街區人情味
一聽到門外導覽來拜訪,已經休息的老店家馬上拉開鐵門,熱情請大家試吃香噴噴的花生酥、炸牛蒡、花枝等招牌美食,濃厚人情味瀰漫街巷之中,由庶民美食、傳統技藝交織的獨特街區文化,讓人看見熟悉又懷念的光陰故事。
由臺北市文化局主辦的「2021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感情線:看見未見的萬華」,今年深耕萬華在地,呼應「感情線」一條條隱形的線段,由合方創意策展,除了3座地景作品外,還推出3條線上、3條實體導覽路線,由資深文史導覽員、艋舺第四代的施景耀擔任講師,引領人們深入老台北人文迷宮,見識產業、社會、食文化、信仰和夜生活等繽紛多采的萬華;在隱性的情感線段中,探索萬華的風華、包容與堅韌精神。
第一條實體導覽「產業線:萬華踅街頭家店」帶領民眾從日本時代打造的三水市場,到過去被稱做「台北第一街」的貴陽街,再走過華西街與艋舺夜市,拜訪老字號店家串門子,看他們在時代洪流中如何堅守本位與創意新生,以溫暖人情味吸引舊雨新知不斷造訪。
萬華的故事,要從龍山寺捷運站出口的這幅壁畫開始說起,從船運交易集貨起家的萬華,其實分成北中南3區,西門町所在的北萬華,過去還是稻田一片,現今已成為年輕人的潮流聖地。
三水食品花生行是祖傳三代的50年老店,透明罐子裡裝滿了色彩繽紛的果乾,花生酥、芝麻糖等蜜餞點心,熱情的老闆大方招待,用紅色復古塑膠瓢盛著滿滿的花生點心、芝麻糖果,讓大家盡情試吃,還有冬天限定的蛋酥,這是老闆每天現炒,香酥可口讓人欲罷不能。施景耀說,他們家的花生固定供應給長榮華航,在疫情時代在家嗑炒花生,彷彿有種偽搭機的儀式感。
萬華的廚房,是從馬蹄形的新富町市場開始發展,延伸到東三水、西三水,連接成漫長又整潔的商店長廊。日本時代規劃設置的新富町市場,門楣上有個綠色的「北」字,過去建築掛上台北市徽,即公有單位的意思。過去做為辦公室的木造日式平房,未來將會有日本復古單車品牌tokyobike進駐。
在東三水街市場走著走著,一陣酥炸的香氣撲鼻而來,來到的是傳承三代、打造日式風格的老字號攤位-艋舺大豐,專賣魚丸蝦餃和現做炸物。三代目老闆堅持真材實料,使用黑旗魚製作魚丸,味道特別鮮濃,花枝丸也不添加任何魚漿,而是以整隻身體下去打成花枝漿和花枝粒,創造雙重口感。還有新鮮現炸的牛蒡、雞捲和芋頭丸等,剛炸起來的口感表皮酥脆內部噴汁,邊逛邊吃好過癮。
經過協興蛋業,還以為來到精品文創店。經過施景耀說明才知道,這間創立於民國38年的雞蛋店,是台灣現存最老字號的蛋批發,以自家採檢嚴格挑選牧場雞蛋,每日新鮮配送販售,是無數五星級飯店、米其林餐廳的指定供貨商。位於轉角的小店是爺爺的起家厝,販賣7~8種雞蛋,還有紅心蛋、翡翠蛋、鴨蛋等種類,堅持雞蛋認證與品質把關,要讓消費者吃的安心,是食安風暴下僅存的少數優良老店。
過去位於青草巷的老濟安已有40多年的歷史,為了推廣青草文化,搬到位在西昌街的倉庫,把傳統青草店改造成有著長吧檯,像是咖啡店一樣時髦的老濟安青草Bar。坐下來細品手沖青草茶,店主會按照現代人的各種身體症狀,建議舒眠安神、提神醒腦、增強記憶力等青草配方,享受悠緩細膩的中式青草午茶,還可達到食療的效果,不妨趁週末來調配專屬自己的一杯青草茶吧。
經過剝皮寮歷史街區,就像是穿梭在時空隧道中,這一條萬華最古老的街道,紅磚牆、木花窗,拱型的長騎樓,保留著清朝街區的風貌。這裡就連磚頭都有故事,印著TR和S字樣的磚塊,都是日本時代煉瓦廠的精品,摸起來觸感特別細緻耐久。
施景耀說,老松國小全盛期一萬多人,曾經創下金氏世界紀錄,當時學生人數多到要上午和下午分別上課。也因為老松國小的關係,讓剝皮寮一帶被規劃為教育用地,建物限制更改擴充,等於為街區下了時光凍結命令,讓剝皮寮很多老建築得以保存。
萬華的發展和宮廟擁有深厚關係,除了信仰中心艋舺龍山寺、活動最「生猛」的艋舺青山宮,還有同樣重要,卻較少外人知的艋舺清水巖祖師廟,這裡的清水祖師又叫做「落鼻祖師」,遇到災厄會落鼻示警,據當地流傳,在中法戰爭中也曾經大顯神威。這裡最特別的是,祖師爺每個月會輪班,分別坐鎮艋舺與淡水祖師廟,農曆單月在艋舺,雙月在淡水,是少數需要每個月出差上班的神祇。
充斥著各種按摩店和小吃的華西街,是海外遊客必逛的代表景點,也是萬華人像是自家灶腳一樣的美食天堂。米其林必比登加持下,出現像是小王煮瓜、黑金滷肉飯、源芳刈包等排隊超人氣小吃,也有像是每日賣一千隻雞腿的馬家庄便當店、排列有如現代藝術,多年來提供酒家水果盤的華西街珍果等經典老字號。
活力十足的萬華市井人情,沒讓疫情影響而澆熄對這片土地的熱情,穿梭在街巷中,可以看到老字號的自信堅持,以及年輕一代接手後的創新轉變,行程最後在龍山文創基地,本次公共藝術計畫的實體展示之一「萬華聲音計畫」前結束,走過萬華路線,最後以藝術家吳燦政的萬華街區聲音採集做收尾,彷彿走入聲音及影像編織的情感地圖,感受起來別有一番趣味呢。
│未成年請勿飲酒│
2021臺北地景公共藝術計畫 感情線:看見未見的萬華
date 2021/10/22 (五)~2021/11/21(日)
place 西門紅樓、龍山文創基地、線上虛擬地景作品。
FB 藝術地景 ‧ 記憶臺北
金門海洋藝術季10/23閃亮登場!2021必看夜間地景裝置藝術
迎接後疫情旅遊潮,「2021金色寧境 金門海洋藝術季」10月23日將舉辦正式開展儀式,結合金門海洋與陸地,十大亮點作品藉著與土地的精彩對話,讓訴求「寧」、「靜」,搖曳燈光的地景設計,呈現一種穿越時光走廊的主題和美感,不僅譜出絕美的姿容,也讓入夜後的海洋藝術展,越夜越感性。
縣長楊鎮浯表示,去年於烈嶼鄉舉辦的白色秘境海洋藝術季,獲得熱烈回響,今年藝術作品在金寧鄉登場,以「金色寧境」為主題,要持續透過不同藝術家視角,重新詮釋、活絡地方特色,同時也要積極發展金門的夜間觀光,更要讓金門觀光品牌年輕化。
觀光處長丁健剛說明,金門海洋藝術季邀請10組來自金門在地、台灣、日本、墨西哥藝術家團隊及5組在地社區團隊創作,以「生態的寧靜」、「生活的寧靜」、「歷史的寧靜」為題,以木竹架構、纖維創作、數位藝術、3D列印等不同手法,要在金門特有的戰地遺址、歷史聚落、自然地景裡,透過藝術裝置作品與記憶對話,並與歷史、人與景觀形成一種生命共同關係,建構觀者與時間的心理知覺聯繫。
藝術季展覽時間,將於10月23日起每日9:00-20:00(夜間展示時間17:00-20:00),另北山播音牆作品,因日間有知名的鄧麗君廣播,展出時間為每天17:00-20:00,每20分鐘演出一次。展覽地點分別為金門和平紀念園區、古寧三營區W16據點、北山播音牆、北山海堤、湖下一營區、三角堡、雙鯉湖。詳細展出時間及內容,可上「金門觀光旅遊網」查詢。
觀光處指出,金門海洋藝術季參展藝術家團隊包括考工記工作室的范承宗、黑川互動媒體藝術的胡縉祥及蔡秉樺、里埕設計工坊的陳書毅及李秀秀、ROSO ROLA機器人建造實驗室的盛郁庭及王識源、Miso Soup Design的長友大輔及詹明旎、禹禹藝術工作室、路瓦.里維拉(Lua Rivera)、五七藝術工作室的吳騏、潘雅君、安頭影像的蔡添丁。
10月23日開展儀式將以簡單隆重方式舉辦,當日觀光處也將在古寧頭和平紀念園區舉辦送好禮活動,民眾與任一藝術品拍照並標註「金色寧境金門海洋藝術季」上傳社群並公開分享,即可獲得「麻吉貓遊金門創意壁貼」,限量800個,送完為止,每人限領一份。領取時間限於10月23日下午5時至6時30分。
觀光處表示,這項活動由交通部觀光局、金門縣政府共同主辦,藝術品座落於七處,經過多次協調與會勘,感謝古寧頭社區發展協會、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金寧鄉公所、金門縣警察局等各單位協助。
金門海洋藝術季
time 夜間展示時間17: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