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7至8/9全國降為二級解戒事項總整理,國內今增23例本土病例
7/27至8/9全國降為二級警戒,開放餐飲內用,室內聚會限50人
全國三級警戒至7月2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23日)下午宣布,7月27日由防疫警戒由三級降為二級,二級警戒措施包括除飲食外全程戴口罩、實聯制、保持社交距離、人流控管或總量管制、室內與室外空間分別至少1.5米/1人與1米/1人、室內外限制人數分別為50人與100人、餐飲內用原則依照衛福部規定處理;此外,婚宴、公祭有條件開放。另外,八大行業等休閒娛樂場所、桌遊場所仍不開放,社區大學、樂齡學習中心、K書中心、游泳池等其他類似場所仍須關閉。
在人流部分,二級管制鬆綁,在人流方面,室內由5人增加為50人、室外由10人提高為100人。戶外有條件鬆綁,開放漁港垂釣但單一出入口管制,也開放漁船載客出海觀光,開放休閒農場附設的釣魚場、釣蝦場,山屋營地依主管機關規定降載開放或不開放,而海邊、沙灘、水域設施等水域活動,若無法全程戴口罩則不開放。
至於室內場館,開放觀眾入場,包括美術館、博物館、科博館等採單一出入口管制,語音導覽、穿戴式、體驗型與互動式器材設備不開放,不接受50人以上的團客預約觀展;商業展覽或會議比照通案性原則辦理,至於表演場館,觀眾採梅花坐或間隔座,舞台與座席最前端間隔至少3公尺。
在運動場館,開放保齡球館、撞球場,高中以下運動團隊可分流返校訓練。針對教育,幼兒園、托嬰中心、課照中心都開放,開放條件是教師及工作人員疫苗施打率須達80%,未施打疫苗或接種未達14天者,須有3天內快篩陰性或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且每3至7天要定期快篩,而無窗、無法保持通風的室內空間禁止開放。至於補習班的開放條件,同樣是未施打疫苗或接種未達14天者,須有3天內快篩陰性或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且每3至7天要定期快篩,而無窗、無法保持通風的室內空間禁止開放。
在交通方面,台鐵、高鐵的公共空間除用餐區外,不開放飲食,並採間隔座,上限7成。
民俗宗教開放公祭及中元普渡相關活動,如放水燈、中元祭、義民節等,但皆須保持社交距離及遵守集會人數限制,但繞境、進香仍禁止。
至於民眾相當關切的餐飲,降為二級後,開放超商、賣場內用區,但超商熟食仍不開放販售。此外,也開放舉辦婚宴,但婚宴須遵守每一隔間室內50人、室外100人上限,並遵守餐飲指引,不得逐桌敬酒。
此外,7月13日鬆綁國內旅行團可限9人以下出團,二級管制則放寬為50人以下,遊覽車須間隔座。其他部分,包括娃娃機業、美容美體業、民俗調理業等也都鬆綁,採預約制,並禁止密閉空間,須拿下口罩進行的項目,如臉部美容、紋唇等不開放。
台灣發生COVID-19社區流行,指揮中心宣布5月11日全台二級警戒,5月15日雙北率先升為三級警戒,隨後5月19日全國也同步升為三級,之後並4度延長,預計實施至7月26日;隨著疫情趨緩,7月13日起,部份場域及活動鬆綁,餐廳也可內用,但各地方政府謹慎以對,幾乎未跟進中央政策。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多次表示,目前疫情受到控制,每日病例數低,除非疫情有特殊變化,否則7月26日後降級的可能性非常高。經歷2個多月的三級管制,終於降級鬆綁。
國內今增23例本土病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23日)公布國內新增24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23例本土及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的23例本土病例(其中11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19例男性、4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5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1)年7月10日至7月22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13例為最多,其次為台北市及桃園市各4例、宜蘭縣及高雄市各1例;其中18例為已知感染源,餘5例關聯不明,將持續進行疫情調查,以釐清感染源。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2例死亡個案中,案7734為80多歲女性,具慢性病史及其他確診者接觸史;5月26日因出現發燒、咳嗽及喉嚨痛症狀前往就醫採檢,同日返家後死亡,並於5月29日確診。案14617為60多歲男性,具慢性病史及其他確診者接觸史;個案於6月24日出現發燒、呼吸喘及全身無力症狀,同日就醫採檢並住院治療,6月26日確診,7月20日死亡。
指揮中心指出,近期確診個案解隔離情形,5月11日至7月21日累計公布 14,280位確診個案中,已有12,501人解除隔離,解隔離人數達確診人數87.5%。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案15641),為克羅埃西亞籍未滿10歲男童,6月28日與家人自瑞士返臺探親,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證明,入境後至防疫旅館居家檢疫,7月10日檢疫期滿前採檢結果為陰性,但因同行家人確診(案15370),故由衛生單位安排至其他住所進行居家隔離,7月22日居家隔離期滿前採檢,於今日確診(Ct值29);個案在臺期間並無症狀,已匡列接觸者2人,均列居家隔離。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875,313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1,859,164排除),其中15,535例確診,分別為1,254例境外移入,14,228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2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06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784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776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391例、臺北市294例、基隆市27例、桃園市24例、彰化縣14例、新竹縣10例、臺中市4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臺東縣、雲林縣、南投縣、高雄市及屏東縣各1例;另8例為境外移入。
│未成年請勿飲酒│
本文轉自中央廣播電臺
WFH視訊會議最美背景!與樹木共舞的森林步道祕境美景!大人的美好時光美圖下載
有多久沒有出去走走了?疫情期間不能出門,減少了許多親近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的機會,把視訊背景換成森林,或許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與健康,在森林的環繞下輕鬆辦公。
花蓮撒固兒步道
花蓮的撒固兒步道又名愛情步道,道路由碎石和土地鋪成,以保護自然景色為目的,樹木圍繞出的一條小徑讓整段路程都涼爽舒適,光是照片就散發出神祕、幽靜的感覺,不愧是約會勝地。
宜蘭翠峰湖環山步道
台灣最大的高山湖泊就位於此處,與日本青木原樹海相似的森林景象,一眼望去不見盡頭的樹木顆顆排列,時而陽光壟罩時而煙霧瀰漫的森林,放眼望去充滿著迷幻與不真實感。
台東鸞山森林博物館
鸞山森林博物館是布農族在森林要被開發之際爭取保留的土地,傳承自祖先的概念讓布農族人珍惜自然、崇尚人與自然的共存,透過這片土地連結族人們的文化歷史傳承,自然生長的樹木獨特又壯觀,以大樹陪伴的工作想必也能更加的安穩。
北宜跑馬古道
跑馬古道充滿了歷史與文化的傳承,最早是運輸木材開闢的道路,後來又用在軍備補給的運送,時至今日這條見證歷史的道路變成了休閒放鬆的散步地點,陽光灑落在竹葉上,讓人想一直向前一探究竟,此景最適合安撫焦燥的心情。
花蓮綠水合流步道
綠水合流步道位於花蓮的太魯閣國家公園內,在這裡可以同時看到原住民、日治、民國三個時期的人文遺跡,陰涼潮濕的環境和不明顯小路,以及周邊隨興生長的野生草木,身在其中有種叢林冒險的熱血感受。
ZOOM視訊會議背景圖小知識
note 下載喜歡的背景圖片,儲存到電腦後,開啟zoom 軟體進入設定中的虛擬背景裡,選擇+圖示選擇剛儲存的背景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