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建築中的鮮豔色彩「紅磚」,古民居建築的裝飾工藝
日本時代,人們逐漸對西化、現代化產生了嚮往與追尋,也讓西式建築逐漸在台灣發展,充滿異國風情的紅磚、石柱、尖塔和雕飾成為日常風景,不但改變了市容景觀,也融入了人們憧憬的理想生活中。
台灣使用紅磚可追溯至日治時期,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時,正逢日本政府推動「市街改正計畫」的領導下,使得紅磚的需求量大增,興建了許多融合紅磚元素與古典樣式的建築,像是於日治時期興建的總統府、台大醫院等,都能看到這樣的裝飾設計。
隨著時間演進,也逐漸流入民間的建築中,使用規格大小、排列方式不一的紅磚作為結構建材,運用顏色的反差呈現裝飾效果,或是經由排列組繩紅磚窗花等,成為一種廣泛運用且洋溢西洋風采的建築元素。
阿嬤家的磨石子、洗石子地板,台式建築的裝修魔法
「磨石子」建築技術最早起源於義大利威尼斯,並於日治時期傳入台灣,當時日本人在台灣展開大規模的公共建設,將新式的鋼筋混凝土技術引進台灣實驗,同時引進擬石材工法作表面裝修,早年最常運用在公共場所、學校與廟宇,到了一九五○至一九六○年代達到興盛,開始被大量運用在生活與家庭房屋的建築設計。
磨石子,指地板或牆面等建築原材經打底整平、填石、打磨等數道手續後所完成的平滑表面,由於工序繁複,十分考驗施作者的手上功夫與經驗。
在常見的磨石地板中,圖形分割處都會嵌入銅線,一方面是美感上的顏色區分,另一方面則是預防裂痕出現時的大面積延伸,也因如此,就衍生出了所謂「銅線磨石子」圖案。
早期年代的民房多為屋主自建,屋主通常希望在屋中加入獨一無二的裝飾,就會將心儀的圖案帶入磨石子地板中,例如象徵招福納財的圖騰,低調彰顯自家財力;另外還有描繪神仙故事、象徵吉祥福氣的作品多半出現在寺廟裡,可說是早期珍貴的精緻建築工藝。
除了磨石子外,另一種可讓表面呈現石材粗糙質感的「洗石子」工法,也是同一個年代後期興盛的老建築工藝之一。
洗石子是一種將細石混和水泥漿均勻塗抹牆面或柱體的工法,等待沙泥略乾後,再用清水緩緩將表層的水泥砂漿沖刷掉的動作,這個沖水的動作即是「洗」這個字的由來。
由於石材表面有粗糙的效果,經常使用在大面積外牆柱體、門窗,或是柱頭裝飾,可仿造出可仿造出石塊堆疊的效果,展現出建築外觀既細緻又氣派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