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黑琵普查4864隻創新高,台灣數量過半
香港觀鳥會今年1月進行全球黑面琵鷺普查,黑琵總數4864隻,創下有紀錄以來26年的新高,台灣2785隻占全球總數的57.3%,顯見台灣依舊是黑琵度冬的最愛。
香港觀鳥會2020全球黑琵普查是1月17日至1月19日,4月8日公布調查數據,調查範圍涵蓋全球逾120個地點,今年總數是4864隻,創下香港觀鳥會1994年首度普查26年來的新高。
香港觀鳥會2020全球黑琵普查數據顯示,今年全球黑琵普查總數4864隻,較去年增加401隻,上升9%,在過去5年來,四度刷新紀錄。
香港觀鳥會同時發現,黑琵數量在台灣、日本及中國顯著升幅,尤其在台灣和中國大陸更是顯著,相較於2019年,升幅各提升15.7%及4.4%,台灣2785隻,占總數的57.3%。
在全球黑琵數量排名,台灣2785隻居冠,其次是中國大陸1034隻,日本544隻,香港和深圳(后海灣)361隻,越南60隻,澳門40隻,韓國37隻,菲律賓3隻。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也對今年全球黑琵普查的台灣數量分布作更詳細的分析。台灣今年總數較去年同期增加378隻,其中雲嘉652隻,較去年同期增加125隻;台南1839隻,較去年同期增加202隻;茄萣及永安濕地185隻,較去年同期減少29隻。
琵鷺亞科的鳥類全世界共6種,其中以黑面琵鷺數量最為稀少,屬全球瀕危物種之一。
本文轉自中央廣播電臺
台灣新創開發COVID-19檢測機器,只要12分鐘準確率達9成
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即時檢測產品成為各界研發重點,科技部萌芽計畫衍生的新創、柏勝生技公司成功開發武漢肺炎(COVID-19)檢測設備,能在12分鐘內快速完成檢測,準確率達9成。下周在義大利醫院將完成更大量的臨床驗證,預計在5月取得歐盟認證,台灣也希望能同步取到認證。
用針取出一滴血,滴入微流道生物檢測碟片,再放入可攜式醫療檢測平台,等待12分鐘,就可以看出患者的感染情況是初期還是中後期,不但可以用於社區回溯與檢測疑似無症狀患者,還可以用於確認病患是否已無傳染力,符合出院標準。
科技部萌芽計畫衍生的新創公司、柏勝生技成功開發武漢肺炎(COVID-19)檢測設備,小小一台攜帶與操作都十分便利,適合於機場、港口等第一線防疫場所使用,相較於目前檢測技術,不但更簡單、安全,時間也大幅縮短。
柏勝生技執行副總孫偉芸指出,他們的公司主要是建置檢測平台,平台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可以用於各種不同疾病,過去用於茲卡病毒或登革熱檢測,現在只要將COVID-19的標的加入,就可以測試。她說:『(原音)因為平台已經相對成熟,當一個新疾病開始時,我們可以很快在1個月內就有新產品產生,下一階段就是做驗證,驗證如果有效,就可以立刻推到市場裡面。』
至於何時能開始使用此技術,孫偉芸指出,下周在義大利醫院將完成更大量的臨床驗證,預計在5月取得歐盟認證,台灣方面也希望能同步進行。她說:『(原音)台灣現在還在初步溝通,我們希望可以加速取證流程,5月或6月,當然是看衛福部,還是要看他們規定,看能不能也是差不多5月同時取到證,提供給台灣這邊使用。』
科技部次長謝達斌指出,科技部自2011年起推動「研發成果萌芽計畫」,柏勝生技就在2014年成立,並獲得台安生技及廣明光電投資,目前生化研發基地座落於丹麥哥本哈根,而軟硬體研發中心與設備生產則位於台灣桃園,期盼在台灣丹麥國際技術合作下,協助一些檢測量能比較不足的國家或地區,做為快速篩檢工具。
本文轉自中央廣播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