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北海岸避冬攻略!體驗農漁日常、全台唯一東北角溫泉度假Villa
涼寒秋冬逼近,許多人或許已經想好南下避冬嗎?那你可就大錯特錯囉!北海岸的秋冬可說是美食、美景薈萃的最佳時節;登上猶如歐法的大草原趕牛趣、欣賞台灣海女與海決鬥的頑強生命力,秋冬的海岸線有著別於你我既定印象的震撼力!一起上山下海體驗農漁小日子。
最接近天空的廣袤草原
共有四線可以到達桃源谷,草嶺線、大溪線、石觀音線,加上內寮線,而內寮線最適合懶人攻佔此一絕美景點,開車到步道口再步行20分鐘左右即可抵達山巔,沿途視野逐漸開闊明朗,放眼望去盡是連綿不斷的山巒,嫩綠草原上有幾隻水牛靜靜地低頭吃草,彷彿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若不點破,眾人可能都會誤以為此處是歐洲鄉間美景。
位於海拔500公尺的草原上,能將太平洋、龜山島、龍洞岬的風景盡收眼底,據說桃源谷早期是農家在這裡放養牛隻,由於像世外桃源一般,所以才取名「桃源谷」。廣袤風光野趣十足, 立於草原有三百六十度絕佳視野,看山看海都美得令人讚嘆,披滿山頭的綠色大地毯,天寬地闊,一望無際,絕色美景堪比武陵人的桃花源。
巷弄裡不能錯過的好滋味
福隆東興宮旁的富士海鮮,是在地人才知道的老店,至今已經開了超過40年,原先因為近海巡署,是阿兵哥口中的私房好料理,但隨著衝浪戲水遊客增加,一傳十十傳百也變成饕客口中的必吃餐廳!料理主要以新鮮現撈為主,每天從澳底漁港、馬崗漁港等本地漁港捕撈漁獲,所以想吃當地特產,到這裡就對了!以當季石狗公清煮成的鮮魚湯,滋味鮮美。來對季節的話,可千萬別錯過囉!
在地海女搏鬥
萊萊海岸為東北角海岸海蝕平臺最為發達的地區,北有三貂角屏障,東為太平洋黑潮經過,極適合藻類和浮游生物生長,因此孕育出繁盛的魚類生態。但是這一大片的海蝕平台上可還是有變化的,這裡有如牆壁般拔起的火山岩脈、也有海蝕溝和如洗衣板的幾何線形圖形等,這些地形可都是大自然和造山運動所留下的痕跡。
人們總是喜歡為自然界命名,看著一路平行排列的黑色怪岩,條列行布於萊萊一帶,廣闊幽然的線型圖案與隨之而起的洶湧巨浪,稱其為魔鬼的洗衣板。另外,萊萊海蝕平台上可以欣賞到海蝕溝、鉛筆構造及火山「岩脈」等磅礡景觀,亦可遠眺龜山島,來此一遊,將可為見證以往地理課本裡所講述的地質景觀。
秋冬九孔上岸海女上陣
沿著台二線奔馳,沿路可見不少九孔池,堪稱是全台僅有的特殊風貌!經過在地人講解才明白原來養殖九孔的生長環境極為嚴峻,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水質乾淨,而貢寮一帶沿海恰巧擁有此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再加上可迎合地質走向興建九孔池,讓潮水的走向保持水質活絡,難怪人家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來到北海岸才能實際感受到此地質生活的美麗章節。運氣好的話,可以看著海女搬動石子,撿拾一粒粒九孔,體驗從產地到餐桌,現抓現煮,品嚐新鮮的九孔滋味,藉此更了解養殖戶的甘苦史。
海洋溫泉熱之湯調養身心靈
台灣東北角的福隆沙灘,擁有全台獨有的珍貴黃金沙灘,細緻柔軟的沙灘綿延數千公尺,被譽為「台灣蔚藍海岸」。彎月型沙灘由拱橋連結雙溪河、外海,內河河面寬廣、水流平穩,一年四季海景都絕美動人!但也許你不知道,除了海洋之外,福隆還有一個令人著迷「會鹹的溫泉」—海洋溫泉「氯化物碳酸氫鹽泉」,PH值7.6屬於弱鹼性,所含的氯化物具有殺菌效果,經常浸泡有助舒緩痠痛、恢復疲勞,溫泉外觀呈現淡琥珀色,屬於海洋深層水保溼機能湯,想要感受日本人最愛的溫泉療養法的話,來福隆準沒錯!
而位於福隆沙灘旁的福容大飯店福隆店是全台唯一東北角溫泉度假Villa,除寬敞的戶外游泳池外,還有室內以特有海洋溫泉打造的三溫暖,或者也可選擇入住溫泉客房直接在房間內享受泡湯樂趣,南洋新禪風的空間,一棟棟峇里島風的Villa別墅群座落綠意盎然的南洋植物中,蟲鳴鳥叫、鳥語花香,有讓人置身異國的氛圍。
湯屋開放民眾可以置身在仿峇里島風的南洋禪風建築中,打開水龍頭,湧出的就是福隆獨有的海洋溫泉,今年冬天就用很適合沉澱、療癒、發呆、冥想,更有台灣本島唯一的「氯化物碳酸氫鹽泉」來好好地犒賞一下自己吧!
桃源谷大草原
add 新北市貢寮區內寮街65-2號
富士海鮮餐廳
add 新北市貢寮區東興街8號
tel 02-2499-1001
time 11:30~20:00
萊萊地質區
aceess 可搜尋萊萊秘境再從咖啡廳前方步道往海邊即可。
九孔池
add 台二線沿岸
福容大飯店 福隆
add 新北市貢寮區福隆街41號
tel 02-2499-1188
福容大飯店 福隆Villa區
add 新北市貢寮區福隆里福隆街40號
tel 02-2499-1188
倘佯台灣古道,一篇秒懂「台北猴硐大粗坑」與小美國礦村的淘金年代
走入猴硐的大粗坑古道,探訪台灣淘金年代的舊日痕跡。曾經繁華富庶、被稱為小美國的礦村,如今掩埋在荒煙蔓草之下,只待旅人發掘其中故事。
《多桑》、《戀戀風塵》、《無言的山丘》…導演吳念真早期所拍攝的幾部電影,皆以他童年生活過的礦村為背景,講述一個消逝於歷史進程之中的台灣年代。那個存在於吳念真回憶之中的淘金聚落,如今沉默地藏身於大粗坑古道的荒煙蔓草,不復昔日被稱為「小美國」的熱鬧繁華。
走讀台灣黃金歲月
健行大粗坑古道,由猴硐文史工作室的周章淋老師帶領,周老師亦是大粗坑礦村出身,對當地的興衰更迭知之甚詳,還曾出版過老礦工的口述歷史。
古道位於猴硐,沿大粗坑溪蜿蜒攀附在大粗坑山山麓,接瑞雙公路通向九份、金瓜石。在猴硐火車站下車,自九芎橋入山,經猴硐國小廢棄校舍、淡蘭橋、梳子壩後向左續行,即抵達大粗坑古道的入口。
1891年台灣巡撫劉銘傳修築台北至基隆的鐵道,意外在八堵河段發現砂金,淘金者於是上溯基隆河尋找金礦所在,1894年發現位於大粗坑山的礦脈,因礦體形似金瓜,得名「小金瓜露頭」。可以說我們腳下的每一步,都踏在先人尋金的足跡之上,故周老師形容這條古道是一趟「金礦之旅」。
繞行古道,一側山壁剝落後的岩石層理清晰可見,這一帶皆是沉積的砂岩地質,劇烈的造山運動將其推出地表,岩石被擠壓出斑駁節理。沿道植生蓊鬱,若是三、四月前來,滿山可見冰河時期遺留至今的國寶樹「鐘萼木」的粉紅小花。
疏枝長草的掩映下,隱約可見下方谷地有一座廢棄的礦坑,這是台灣最後的礦坑「昇福坑」,直到2000年才廢礦。其後又經一座小廟「萬善堂」,建於1899年(明治32年),祭祀死於開礦的無主孤魂,沿道零星可見幾座磚造的廢棄屋舍。
周老師說,聚落移民一開始就地取材、以工換工建屋,後來淘金致富,便雇長工挑磚上山建磚舍,磚縫填土夯實以防蟲蛇,屋頂卻是用木板和油毛氈搭成,颱風一來就吹壞,一年至少得重搭一次屋頂。
從小美國步行到小上海九份
步道中段,來到位於聚落中心的「猴硐國小大山分校」廢棄校舍。1940年設猴硐公學校(其後的猴硐國小),1949年於礦村設立大山分校,1978年因礦村沒落而廢校,吳念真和周老師曾在大山分校就讀至小學三年級。
周老師在不遠處的洋房廢墟(過去是村中唯一的柑仔店)停下腳步,開始憶當年,分享他童年在此生活的趣事。原來過去礦村被戲稱為「小美國」,此地居民常步行至因茶室酒家林立而有「小上海」之稱的的九份,尋歡作樂、一擲千金。
爬上一道陸橋天梯,接入102縣道瑞雙公路,前進小金瓜露頭。歷經多年炸石採礦,今日的小金瓜其實更像一隻河馬,幾處礦坑或許是怕人偷入,皆填入砂石。此處視野開闊,前方可見金瓜石小鎮與北海岸。
午後將雨,天色陰沉,大冠鷲半空盤旋,雲霧在海天交界之處翻湧,山風獵獵,吹出幾分時移事易的滄桑。下山又經大分國小,偶遇一群熱心鄉里的志工正搭建給登山客用的避雨棚和公廁。
一人遞來幾幀礦村的老照片,說最盛時期約有三百六十餘戶,一眼看去都是高低屋舍,廢村後又遇火燒山,隨著芒草瘋長掩蓋了一切痕跡,也象徵台灣曾經輝煌的淘金年代一去不復返。往事不可追,但只要有人走在這條古道上,這座因淘金而生的聚落就永遠不會被忘記。
大粗坑古道
assess 出猴硐車站,過基隆河至九芎橋,轉進半嶺路沿大粗坑溪步行,抵淡蘭橋後向左續行,經福德宮,抵達大粗坑古道口。
在地導遊 周章淋
中華民國建築經營協會登山隊隊長,亦從事文化導覽志工培訓,爬山經歷51年,熱愛講述山徑古道的文史軼事。著有《黑金的故鄉‧猴硐》,曾任猴硐煤礦博物園區的創意整備及文史考據和礦工節的策畫。
web blog.xuite.net/chou4688/twblog1
FB @HouDong.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