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女後壁菁寮散散步,發現陳嘉玲的鬼屋
電視劇「俗女養成記」裡的陳嘉玲是如何養成「俗女」性格?蒐集過去以來台南市政府年度舉辦的「台南文學季」,於是我們便以文學為主題,到台南後壁菁寮一探究竟,造訪陳嘉玲的家金德興藥舖,並沿著「24節氣步道」找到陳嘉玲心中的夢土「鬼屋」。
時光在菁寮是凝結的,崑濱伯即便現在已高齡九十,依然笑咪咪地坐在敞開大門的老屋裡看著過往遊客,屋裡寫著「總冠軍」的大匾額,讓人立刻確認這裡的確是得到冠軍米的崑濱伯家沒錯。
2004年拍攝的紀錄片「無米樂」,讓崑濱伯成為全台最出名的老農,也為後壁菁寮這個地方農村帶來一波熱潮。十多年後,2019年播出的戲劇「俗女養成記」再度將菁寮的美麗帶進螢幕,我們跟著女主角陳嘉玲一起走進她生長的地方,一起在這個古樸趣味的小村落裡經歷她的經歷。
金德興藥舖是繼崑濱伯的家之後,另一處遊客必得合影的地方。金德興藥舖是劇中家裡開中藥舖的陳嘉玲家,落成於清領時期的金德興藥舖建築典雅,是台南市定古蹟。
小嘉玲時常在天空藍的大門跑進跑出,
屋裡的擺設佈置與劇中沒有太大的差別,左側正是珍貴的中藥櫃。
走過熱鬧的老街,我們往田野小徑走去,這條小路還取了個別致的名稱叫「24節氣步道」,
一側是連綿稻田,另一側的紅磚牆上則有可愛的裝置藝術,訴說24節氣的農村生活樣貌。
來到裝置藝術是阿伯坐在樹下乘涼的「大暑」,後方的紅磚牆和鏽蝕的鐵欄杆,不正是小嘉玲一夥孩子口中的「鬼屋」嗎!
站在鐵欄杆外往裡望,只見雜草叢生,的確很有「鬼屋」氣氛。
戲劇最後,陳嘉玲決定離開台北都會,回到家鄉生活,她買下這幢「鬼屋」,悉心油漆佈置,40歲的陳嘉玲找到了安放身心的歸處,或許,與其說這裡是鬼屋,不如說是守護陳嘉玲的城堡。一如這塊土地與人們的情感連結,養成在地兒女草根而又充滿韻味的性格。
「俗女養成記」原作者江鵝來自台南,也難怪她的故事是如此貼近人心,而又滋味豐滿。
台南文學季
FB 臺南文學季
台南散策!插畫家南國的孩子Susan私房景點推薦4+
出身台南的插畫家Susan 推薦足以代表台南生活之美的好去處,跟著她的散步手帳和雙腳走一趟台南巷弄,好好體會一回所謂台南的生活精神。
每個轉角都是驚喜╳神農街
在 Susan 的散步筆記裡,神農街是一個相當適合慢慢探尋的好去處,街上老屋大致保留了清代及日治初期的舊日風貌。漫步在神農街,可探訪歷史古蹟,如金華府、永川大轎,近年也吸引咖啡館、酒吧、民宿、工作室進駐,以老屋原有建築結構,打造個性空間,新舊的巧妙結合,令過路旅人流連忘返。
「慢慢鳩工作室」便是其中翹楚,臨街玻璃木槅裡陳列的各式木器惹人駐足,斑駁木門上堆疊著一方方木箱木牌,紋理分明尺寸各異,匠心獨具的「開/關」營業指標設計讓人會心一笑,樸素的藍布門簾恰到好處地點出老空間的古樸氛圍,一紙票鈔樣式的「開課」通知貼在門上,上書兩句「以木為詩,生木作活」,生動描畫出此處閒適的生活態度。
原名黑蝸牛慢慢鳩工作室,由兩位木工藝家共同經營,黑蝸牛於2013年退出後,暱稱「慢慢鳩」的木工藝家劉烽便獨立承接了工作室。這幢老屋共有三進,第一進原為全開放式的木器展示空間,因參觀訪客終日絡繹不絕,劉烽和家人便決定設立咖啡館,過瀘掉走馬看花的嘈雜,讓希望靜心觀賞木器的人不受打擾。
咖啡館內並無繁複裝飾,清爽水泥地面,壁上砌出參差磚色,此時新年剛過,窗邊點綴了一只松果和一串紅色剪紙,更顯風雅別致。習習涼風從天井拂入,檜木幽香、盆栽草香、咖啡茶香在老空間裡迴蕩出綿長韵味。
穿過天井,第二進是慢慢鳩工作室。熱愛台灣傳統木工藝的劉烽,老家深坑,曾在高雄擔任劇場道具師,是台南眾多的「島內移民」之一,因為喜愛溫暖木質,台南的暖暖人情正契合他的個性,而選擇遷居台南。工作室裡主要教授傳統榫接工藝,基於安全考量,每次開課只收3名學生,視學生的構想教導對應技法。
劉烽最重視木紋,他說,年輪和紋理是歲月帶給樹木的獨特印記,在製作木器時,摸索揣度每一寸的紋路,打磨出天然去雕飾的樸拙,才能完整呈現原木質地之美。而正是台南的悠閒與溫暖,讓劉烽能致力於木作,也留予生活餘裕,讓他得以從容堅守古老工藝傳承,和他人無私分享所知。
走至神農街最底,在一個轉角不期然遇見一棟木造老平房,簷下掛著幾幀圖像,擺放著舊沙發和木桌,屋內的幽暗沉靜和滿牆陳設所積累的生活感,自綠紗門內隱約透出。
這裡是馬伯桑的老屋民宿「角落三號」,開業8年餘,點點滴滴貯放了更多的生活和回憶:房客寄來的名信片、留念合照、厚厚的留言本、充滿翻閱痕跡的各式刊物,在在訴說著三年來老屋與無數旅人們的萍水相逢。
馬伯桑來自北部金山,利用他的設計專長打造角落三號,接待過無數旅人。定居此處多年,對於此處的熟悉和感情讓馬伯桑開始有家的感覺,也更願意投入在地活動,他以攝影觀點發掘城市之美,探訪此區的歷史老屋,計畫製作角落三號專屬的散步地圖,又和喜愛角落三號的老房客們合辦社區活動,關懷當地的老者,或對投宿旅人細數台南的今昔和美好生活,以口語和導覽分享城市故事亦是台南人的熱情所在。
近年的懷舊風潮吸引了大批旅客湧入台南,城市雖然在改變,但馬伯桑仍希望貫徹自己在台南開設這間民宿的初衷,那就是以自我的步調享受生活。在打理民宿的空檔,他仍然外出散步、拍照、看二輪片,保持原有的生活節奏。馬伯桑說,這就是台南的美好之處,重視生活品質甚於一切。
一席訪談接近尾聲,才發現 Susan 的手帳本裡的角落三號速寫,這個美麗意外令馬伯桑開心不已,旅途中的短暫相遇都是美好回憶,又留下了一則故事可對旅人娓娓訴說。
緬懷舊日風華╳鷲嶺食肆
府城台南,漫長歲月在此遺下數不盡的故事。2013年修復完成的「鶯料理」,當年有「地下決策中心」之稱,曾為繼位前的昭和天皇備膳,經過再次整修、改建,為如今的「鷲嶺食肆」,為台南的古蹟名單再添一筆濃墨。
鷲嶺食肆最適合在華燈初上時分遊覽,在滿街燈籠的光芒裡步入迎賓門,映入眼簾的是小橋流水的雅致庭園,復原的日式木造料亭二樓燈火通明,穿著和服的男女剪影三兩倒映窗上,耳邊是三味線的彈奏,令人不禁暢想當年貴客雲集、席間觥籌交錯、藝伎如花蝴蝶般穿梭廊下的盛況。料亭內有文物展間,展示昔日員工衣物、和服腰帶和木櫃等物件。
除了鶯料理,台南最有名的日治時期食堂還有公會堂附近的「柳屋」與「十八卯茶屋」,皆步行可達,歷史是台南的重要一部分,品味台南生活,須得深入城市歷史的豐富內蘊。
老空間新藝術╳B.B.Art
見識了台南的「老」,也該見見台南的「新」。老洋樓翻新變身當代藝術展場的 B.B.Art,讓老空間與新藝術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B.B.Art(Beautiful Building of Art)建於日治時期,原名美利堅,販售美國舶來品,是台南的第二間百貨公司,在越戰時期曾是美國高級軍官俱樂部,3樓木地板上的美國空軍軍徽仍依稀可見。2011年由總監杜昭賢接手這幢洋樓的老屋再生計畫,請來老師傅細心清理修復洋樓的木地板、窗戶玻璃和檜木窗框,讓老洋樓得以恢復往昔風采。
走進 B.B.Art,正對著門口的是古色古香的洋樓天井,日光自天井和玻璃窗散落在陳列於1樓和3樓空間裡的當代藝術作品,為了讓藝術品之間協調共存,並讓藝術品與老空間能彼此對話,B.B.Art 的策展人可說是煞費苦心。
2樓則改建為咖啡館,畫廊行政在策展和論說藝術之餘,亦須懂得製作手工蛋糕和醇正的義式咖啡,來訪 B.B.Art 的觀眾除了觀看藝術,還可以體會何謂生活品味。
B.B.Art 展示藝術,也展示一種生活風格,以藝術結合生活,以一種平易近人的姿態向觀眾傳達當代藝術的創作概念,利用藝術作品的反映生活及自我詮釋特性,開啟觀眾對於自身的省思。
除了展覽,亦舉辦藝文活動、表演和座談,曾有行為藝術表演和橄欖油講座。曾以西洋時尚和靡靡樂舞引領風騷的老洋樓,如今憑藉當代藝術和品味生活,重新活躍在台南市的文藝舞台上。
慢慢鳩生活木作
add 展售空間:台南市中西區神農街76號/木工教室:台南市玉井區沙田里56-1號(緊鄰阿南達瑪迦生態村)
time 週一至週六9:00~16:00,週日公休。
tel 06-221-5795
FB 慢慢鳩生活木作Dove Tail
note 供應冰滴咖啡、德國有機花草茶和蔬食料理,並有畫作展示、陶藝家作品和設計商品寄售,可訂製原木傢俱。
角落三號
add 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三段151巷
tel 預約住宿請致電馬伯桑0987-798-152
web tainanlocallife.blogspot.com/?fbclid=IwAR32cCHbxANPBC7zhhyxDFUMalzN0menR_QoTtiokodYZsjxzbQCivNpv1A
FB 角落三號
鷲嶺食肆
add 台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84巷18號
time 每日開放時間10:00~21:00。
FB 鷲嶺食肆-原鶯料理
B.B.Art
add 台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二段48號
time 週二至週日11:30~19:00,週一公休。
tel 06-223-3538
FB B.B.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