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旅遊必訪「柏林博物館島」:打卡白色奇蹟「詹姆斯西蒙畫廊」,島上第六座博物館洪堡預計2020年完工
位於德國市中心的柏林博物館島,一直都是旅客前往柏林必訪的景點之一。
2019年初,島上興建了一座詹姆斯西蒙畫廊(James-Simon-Gallery),將島上原有的五座博物館透過考古地下長廊巧妙的連接起來,在近10年未有新博物館問世的博物館島上,造成熱議新話題,極其現代的設計,也為島上注入了一道白色犀利的新風光。
詹姆斯西蒙畫廊是由大衛‧奇普菲爾德建築師事務所(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籌畫將近20年,所打造的白色奇蹟。
設計在島上的新博物館(Museum Island),以及施普雷河(River Spree)邊緣,陽光灑落在畫廊所設計的白色線條上,與島上原有建物不同,形成現代與歷史有趣的風格對比。如此大膽創新的設計,完全挑戰德國人傳統守舊的思維觀念。
島上第六座博物館洪堡(Humboldt Forum)則推延至2020年才能完工,因而也引起世界各地的關注,不禁猜測詹姆斯西蒙畫廊的風格是否將延續到第六座博物館中,替博物館島的未來發展增添了不少想像空間。
James Simon Gallery
web www.smb.museum/home.html
柏林當代藝術實驗室,活躍藝術的能量
柏林是世界的當代藝術重鎮,城市內美術館、藝廊、藝術學院林立,其中又以城中區(Berlin-Mitte)的 KW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最具象徵意義。KW 以 Kunst-Werke(Art Work)首字為名,位於藝文氣息濃厚的八月街(Auguststraße)上。
1991年由策展人 Klaus Biesenbach 帶領一群熱愛藝術的年輕人所創立,是柏林成為世界當代藝術中心的一個重要標誌。Biesenbach 並創辦了當代藝術對話論壇「柏林當代藝術雙年展(Berlin Biennale)」,首屆展覽在1998年由 KW 舉辦。
造型古典的雪白展館改建自一棟廢棄的乳瑪琳工廠,樓高五層,綠樹如茵的中庭裡是美國藝術家 Dan Graham 於1999年所創作的據地藝術裝置《Café Bravo》,兩座結構相連的玻璃鋼骨立方體靜據庭院一隅,透明、半透明、鏡像的表面讓景觀多了不同層次。
2013年上任的策展總監 Ellen Blumenstein 以「Relaunch」為主題,重新規劃了展館空間:地下室「basis」展出大型展覽,1、2樓則展出實驗性小展,不同樓層的平行使用,每一個展都是獨立事件,卻又彼此呼應,以概念打破了空間的局限。
KW 並設有6個工作室提供藝術家駐館創作,美國著名評論家 Susan Sontag、獲頒2010年英國透納獎(Turner Prize)的蘇格蘭藝術家 Susan Philipsz 都曾進駐。KW 並不是一般既定印象中的美術館或藝廊,它沒有館藏,也沒有固定合作的藝術家,這讓策展團隊在規劃展覽活動及鎖定觀眾群時,能更自由彈性地發揮。
KW 定位為「宣傳促進德國當代文化發展的實驗室」,生產和展示當代藝術,也對我們所處的時代提出質疑、闡明和論述。Ellen Blumenstein 認為,西方社會正因為經濟危機,而面臨自我認知的破滅和定位的動搖。
因此 KW 必須超越一般美術館的意涵,將藝術根植於人們的自我覺察,探索藝術和其他領域的交互作用,並成為一個與當代文化進程同步的藝術場域,鼓勵觀眾們以不同的觀點去思考所見。除了展覽和駐館藝術家計劃,KW 還不時舉辦各種工作坊、影片播映、實驗表演和講座,將藝術思考的應用拓展到日常生活的每個層面。
2014年,KW 又將再次成為第八屆柏林當代藝術雙年展的主辦單位。這個重要的藝術盛事由德國聯邦文化基金會所贊助,旨在為藝術家、城市、創作和藝術愛好者搭建對話平台。活躍的藝術能量也生動地反映出柏林的城市樣貌──一座不斷顛覆、變化的城市,就像法國前文化部長 Jack Lang 所說的:「巴黎一直是巴黎,柏林卻從未是柏林!」
KW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
bahn Oranienburger Straße (S1/S2/S25)
add Auguststraße 69, D-10117 Berlin, Germany
tel +49-(0)30-243459-0
time 週二定休,週四12:00~21:00,其他12:00~19:00。
web www.kw-berlin.d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