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部落交朋友,在台東鸞山森林博物館尋找會走路的樹!?
尋找「會走路的樹」,學習布農族人的生活智慧。山豬肉小米酒迎接朋友、學獵人攀爬樹海生態走廊、享用布農族風味午餐、同心協力搗麻糬、種下樹苗為地球存下未來。走進鸞山部落回歸簡單的生活,重回自然的懷抱。
遠離台東熱門觀光景點,拋下在稻田中騎腳踏車、在小吃店間排隊打卡吃美食的度假方式,這一次,我們走進花東縱谷另一端,在沒有路標、沒有電力的原始森林中,回到最單純的生活方式,參與人與大自然的共存共生。
海岸山脈南端的都蘭山隔著花東縱谷與鹿野高台、中央山脈遙遙相望,直到民國八十年以前,都只有簡易吊橋與外界相連,因此保存了台灣最完整的中低海拔楠榕混生林帶,也是布農族鸞山部落的所在。
布農族人原居住於海拔一、二千公尺的中央山脈,日治時期被迫遷移至低海拔山區,定居於此的族人稱這片土地為 Sazasa,意思是「一個甘蔗會長得高、動物會活躍、人會活得好的一塊地」。
十二年前,財團看上了這片風景優美的山林,打算開墾成靈骨塔或度假村,阿力曼老師不願見到從小奔跑打獵的森林消失,以小蝦米力戰大鯨魚的決心,到處借款籌錢,抵押房子土地,搶救下這片珍貴的原生白榕巨木群,成立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守護鸞山與部落文化。
與各界文化自然保育人士討論發展方向時,傳承自布農族祖先的生活智慧提醒阿力曼,大自然就是布農族的冰箱,最珍貴的資源皆來自於此,「森林銀行」的概念於是產生。
阿力曼決定維持原始林木風貌,把森林留下來,把人找回來,森林銀行回饋的利息就是清澈的水、新鮮的空氣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透過土地重新連結族人的歷史文化,傳遞布農族的核心價值與生活倫理。
想一探森林文化博物館,一定要提前預約,因為沿途沒有任何路標或招牌指出博物館的位置,這裡沒有水泥建築、沒有電力網站,也不使用麥克風導覽。
阿力曼告訴我們,鸞山部落不是觀光景點,沒有精美木雕和原民歌舞表演,也不販售紀念品,走進這片森林,要放下都市的一切,放下職位高低與族群偏見,學習與自然共處,與布農族人交朋友!
布農族款待朋友的第一步就是下山迎接,一大早,資深獵人 Long 老師已在鸞山派出所等待,開場白就介紹自己正面和側面一樣寬,是布農族最標準的身材,緊接著說明一整天的活動流程,讓每個人上山前都準備好正確心態。
「這裡沒有貴賓,只有朋友。」Long 老師告訴我們,交朋友從語言開始,「烏尼讓」是謝謝,「米呼米桑」是打招呼也是發自心底的祝福,學會這兩句話,就能開啟與布農族人的友善接觸。
跟隨車隊穿梭山林小路,依照指示停車後正納悶著,Long 老師指向一條小山路要我們走入森林,不到5分鐘路程,彷彿進入另一個世界,樹葉枝幹層層疊疊,抬頭已不見天空。
灑落微光間,只見白榕樹氣根伸展蔓延,新長接地的氣根甚至比原生枝幹粗壯,就像樹木不斷地跨大步朝四周移動,一步步佔據森林,所以布農族耆老稱為「會走路的樹」。根據統計,這片森林約有兩千三百多棵珍貴的白榕和雀榕,我們在驚嘆中頓時了解阿力曼守護山林的堅持。
抵達森林博物館入口,穿著傳統背心的青年帶來山豬肉、小米酒和獵人舒跑作為迎賓禮,我們也祭出現學現賣的布農語說聲「烏尼讓」,感謝布農族朋友的熱忱款待。
Long 老師詢問大家是否有攜帶「入山雙證件」──米酒和檳榔,這可是跟山神打招呼的重要伴手禮!Long 老師也同時提醒我們打獵的禁忌,出發時若打噴嚏,會喚醒惡靈,為了平安通過獵人之路的考驗,一定得忍住。
接下來30分鐘的生態廊道之旅可不輕鬆,我們爬上大石、跨越樹根、側身擠過巨岩的裂縫、彎身穿梭於原始森林間,最後還要手腳並用攀爬大榕樹,原來獵人真的不好當啊!滿身大汗抵達出口,用餐區正好飄來陣陣香氣,吸引我們迫不及待地朝布農族風味餐的方向飛奔。
即使忙著整修七月颱風襲擊而損壞的屋舍,阿力曼還是親自出來與我們道別,從他的笑容裡,我們看見族人回來了,文化傳承了,布農族的生活倫理向海岸山脈外蔓延開了,永續生態與樹林被一點一滴存下來了。
我們離開鸞山部落,帶走滿滿的感動與回憶,種下一株樹苗,代表我們對土地森林的感謝與回饋。
鸞山森林博物館
add 台東縣延平鄉鸞山村鸞山路21號 - 鸞山派出所197線道41k
tel 0911-154-806
time 7:00~21:00
web www.forestculturemuseum.com.tw
note 採完全預約制,可選擇半日、一日及兩天一夜行程。
住進台東博物館,與在地文化共舞
位於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園區內的台東文旅,延續了博物館的立方體建築、天藍與磚紅色調,台東文旅入口十分低調隱密,也讓旅人能不被打擾,遠離塵囂。
文旅櫃台前一張張漂亮的 Y Chair 是價值不斐的丹麥設計國寶椅,半圓形的扶手背後是優美的 Y 字,搭配原色天然紙纖手工編織座椅,極簡的有機曲線結構讓人愛不釋手。
造型吊燈、朱銘大師的雕塑、Helmut Hirler 震撼人心的黑白風景攝影等,每個細節都值得讓人玩味許久。
交誼廳整體設計有如一間華美書房,牆上盡是名人留下的美麗身影,還有一面來自太麻里排灣族陳媽媽細膩動人的大幅刺繡,色彩豐富繽紛的刺繡生動再現了慶祝的熱鬧氣氛。
博物館全區的建築皆由美國知名建築大師 Michael Graves 設計,運用大膽鮮明的活潑色彩,融會現代與古典的建築語彙,讓史博館有如一個巨型的幾何魔術方塊,獨樹一幟的美。
25坪的皇家套房大方典雅,溫潤木頭地板和牆壁上的原住民木雕作品,緊密連結台東在地文化,隨處可見的史博館 LOGO──兩個站立的人舉著一隻雲豹,提醒人們真的住在博物館裡。
台東文旅在後門轉角處也特別規劃了一個讓人可以愜意放鬆的交誼廳,整體設計有如一間華美書房,牆上盡是名人留下的美麗身影,還有一面來自太麻里排灣族陳媽媽細膩動人的大幅刺繡,色彩豐富繽紛的刺繡生動再現了慶祝的熱鬧氣氛。
相較許多精品飯店價格算是平易近人的台東文旅,定位自己是介於飯店與民宿之間的溫暖居所,對旅人來說最重要的備品和一夜好眠的床舖可是一點都不馬虎,特別使用南法香頌「歐巴拉朵」的沐浴用品和五星級飯店等級的床單被套,對於高品質的堅持讓入住者備感貼心。
走入擁有絕美視野的文旅客房,圓形窗框與床前的大面落地窗讓隱居山林成為可能,每一面圓窗都是一幅裱框風景畫,遠方山頭飄動的雲朵,盡享坐擁青山的奢華。
台東文旅
add 台東市博物館路1號(面博物館左後方)
tel 089-384-666
web www.tceresort.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