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ler luxe 奢遊 祕旅

大稻埕最老茶香店舖「臻味茶苑」,福山雅治台灣觀光宣傳短片原來就是在這拍的!

2019-09-28 19:00
text MOOK / photo 林衍億
臻味茶苑/茶行/大稻埕/台灣

在大稻埕還是大片曬穀場的一八五一年,這棟建築及其左右兩棟,以當地最早的店舖佇立於此,現今由臻味茶苑進駐第一進,提供的是採用自然農法栽種的契作茶農所供應的茶葉,這裡也是福山雅治參與的台灣觀光宣傳短片拍攝的地點。

林益順店號/茶行/大稻埕/台灣

1851年,同安人林藍田為了躲避海盜的搶劫,從基隆移居到大稻埕,以「林益順」為店號,成立了當時大稻埕最早的店舖,從事與大陸間的貿易。林藍田蓋了三棟街屋,包含迪化街一段154、156、158號,其中以156號保存最完整並依照傳統風格重新整修。

林五湖祖厝/茶行/大稻埕/台灣

這棟屋宅後來由林藍田的侄子林翠記買下,原本為三進兩庭的建築,但是後來因經商不利而賣掉第三進,林翠記也在深感命運捉弄之際,轉行學習命理,並成立「林五湖擇日館」,後代一路傳承祖業至今,只是目前遷移到附近執業。

林五湖祖厝/茶行/大稻埕/台灣

老屋裡的古董老物

此處的木造門面完全沒有使用釘子,為傳統雙扉木門搭配左右木窗,窗戶是以一片片拆下來的方式打開的,最上面還有與閣樓相通的小窗口,昔日負責半夜守店的夥計在要看清來客是誰時,才會將之打開,並從此處將來客購買的貨品用繩索吊送下去。因此,一走進屋內,抬頭便會看見樓井,為迪化街上僅存的少數閩南街屋構造。

林五湖祖厝/天窗/大稻埕/台灣

走到第一進後方,斜屋頂上開了天窗引入光線,為屋內增添幾許迷濛氛圍。接著來到天井,右方是通透的木構造過廊,可坐在過廊下悠哉欣賞庭中風景。過廊的地面及花架都是林家當年渡海來台所用的壓艙石,而過廊牆面所使用的地上三尺、地下六尺石牆,則是使用另外購置的石材。

林五湖祖厝/天井/大稻埕/台灣

平日這裡只開放到天井空間供來客自由參觀,若要更加深入,則要配合週六的導覽時段前來。第二進裡值得多加注目的,是從1851年使用至今的正堂大門,神桌則是於1870年自福建老家海運來台的,每十年就會重新打磨上漆,保存得相當完好。此外,由於林家以命理為業,所以在祖先牌位之外,也供奉八卦發明者伏羲氏和命理業的始祖鬼谷子,十分少見。

臻味茶苑/臻味號/大稻埕/台灣

老屋飄起悠然茶香

第一進空間曾先後做為打鐵、金紙及南北貨的店舖,如今則是由來自鶯歌的臻味茶苑進駐。經營者之一呂禮臻,便是在福山雅治參與的台灣觀光宣傳短片中露面的泡茶白鬍長者,為台灣焙茶界的名人。短片的拍攝地點也是在臻味茶苑。

臻味茶苑/茶行/大稻埕/台灣

經營者之二是弟弟呂禮顯,他表示,當初他們是在朋友的牽線下來到這棟老屋,原本也不知道它的來頭這麼大。在實際看到老屋後,本想拿來當作私人會所,但因為老屋肩負開放給民眾參觀的任務,才決定在此開設臻味茶苑二店。

臻味茶苑/茶葉鐵桶/大稻埕/台灣

為了配合老屋的氛圍,他們特別找來過去運送茶葉渡海的老舊木箱堆放在入口旁,也在左側木架上放滿用紅紙條貼上茶名的茶葉鐵桶,充滿了三、四十年前的茶葉店氛圍。後方擺設的木桌椅和老中藥櫃等,也能與老屋的懷舊氣質相互呼應。

臻味茶苑/茶產品/大稻埕/台灣

架上的大茶葉桶僅供觀賞,實際上的產品都分裝成小包裝,清楚標明產地及價格等資訊。臻味茶苑的茶葉大多由採用自然農法栽種的契作茶農所供應,有多種烏龍茶、鐵觀音、紅茶可供選擇。而在積極推廣台灣茶之餘,店家亦以傳統工序壓製的普洱茶名聞遐邇。除了茶產品外,店內也有馮建洲、李永生、唐國樑等名家創作的茶具,值得細細欣賞。

臻味茶苑/茶產品/大稻埕/台灣

雖然臻味茶苑是在近年才與大稻埕相遇,然而它的進駐,恰巧能讓來客更加深入了解當年大稻埕茶業貿易興盛時期的過往歷史。

臻味茶苑/對聯/大稻埕/台灣

臻味茶苑
add 台北市迪化街一段156號
tel 02-2557-5333
time 10:00∼18:00
web www.chen-wey.com.tw
note 林五湖祖厝開放免費參觀,免費導覽時間為每週六14:00∼16:00團體可先聯絡家族代表林正欣02-2944-7716、0912-726-516。

延伸閱讀

台北友善店家 | 與返鄉遊子拉近心的距離

2022-10-07 14:00:00

期間限定「nest 巢.家居」台北、台中旗艦店「探索,文具星球」三大品牌聯展,掀起全新文具浪潮!

2022-08-18 15:00:00

2020故宮年度大展!「她—女性形象與才藝」展現古代女力之美

2020-11-20 14:00:00

台北地景藝術《朝霧記》重現眷村傳奇,透過閱讀讓歷史走入你的日常

2020-11-06 16:00:00

在大稻埕行冊賞味,與閱讀

2018-06-04 19:00
text 蔣育荏/photo 張晉瑞
行冊

走進行冊之前,原以為會聽到很多蔣渭水的故事,這裡從前是「大安醫院」的舊址所在,也是《台灣民報》的總批發處,台灣近代史上許多重要史實就在此地發生,於是我抱持著一股敬意而來。離開的時候,我依然帶著敬意而去,只是當中已有絕大部份來自主人夫婦,他們的故事雖沒有蔣渭水般轟轟烈烈,卻能使我感到切實的力量。

行冊

在這樣的理解下再看行冊,那種種驚奇,視覺上、味覺上、氛圍感覺上,似乎都有了更立體的角度。行冊就像本真正的書一樣,閱讀它,或能有所啟發。

「其實我一開始不知道這裡是大安醫院的舊址。」女主人 Ting 說:「當初吸引我的,是對街永樂商場的舊招牌,我開始幻想自己穿著旗袍,走在從前燈紅酒綠的延平北路上。」「我是個影像思考的人。」Ting又補充道。後來一位地方人士提醒她說,這裡可能也是當時大安醫院的一部份,主人才開始查找資料,最後在蔣渭水逝世時,五千人為他送別的「大眾葬」影片中,發現大安醫院原有三個開間,除了早已被確認為舊址的義美門市外,行冊與隔壁的檳榔店都在範圍內。

行冊

知道這個訊息後,Ting 與 Hank 立刻請設計師劉冠宏修改原本的空間設計,於是當人們走進店裡,會看到以木塊拼裝的地面如等高線般崎嶇起伏,呈現的正是從台北到蔣渭水家鄉宜蘭的地形:貫穿一樓地面的深色凹陷即為淡水河,四個角落則坐落著陽明山、觀音山等峰巒。而從天花板上垂吊的燈飾,是仿照8月夜晚的星空圖,8月是蔣渭水出生與過世的月份,星空中的蛇夫座是古希臘神話中的醫神,恰與蔣渭水的身分相符。

其實在修改設計圖之前,Ting 就決定要將一樓客廳規劃成階梯式空間,摒除傳統的座位形式,讓人想用什麼樣的姿勢休憩都悉聽尊便。「就像在公園一樣。」Ting 說:「你可以坐在淡水河邊,或是拿個軟墊倚在山腰上,想坐在哪裡,想怎麼坐,自己決定。」對 Ting 來說,這是一種自由,但自由需要駕馭,拋開習慣的框架,是每位來到行冊的客人所應持有的基本態度。

行冊

餐廳位於行冊二樓,整體佈置就像進入電影裡的平行時空,新潮與懷舊並存,既富於想像又不矯揉造作。仔細一瞧,每張餐桌其實都是刻劃歲月痕跡的舊門板,有的連門環都還留著,椅子也是從各地蒐羅而來的舊物,典雅,又帶著點滄桑的韻味。Ting 隨手拉開一張雕工精美的椅子,她說早年這種椅子很受國外歡迎,曾經大量外銷,「我時常想像它在國外去過哪些地方,擺放在哪些場合。」女主人笑著說:「現在我想對它說:你回家了!」Ting 對老物特別有感覺,深為它們背後潛藏的故事所著迷,腦中總是上演小劇場,這也是她堅持要在老房子中開店的原因。

行冊

而在這樣的空間裡,上桌的卻是融合式的西方料理。「在大稻埕吃西餐一點都不衝突啊!」Ting 說。也對,一百多年前的大稻埕是台北最洋化的地方,處處都是洋行,在這裡吃西餐的確再合理不過。主人決定開店那年,台灣爆發了食安風暴,當時 Ting 在電腦前查找資料,不知什麼樣的連結下,跳出關於「地中海飲食文化」的頁面,她發現當地人身體健康的祕訣和其飲食習慣有關,從而開始研究這項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

Ting 強調地中海飲食文化並不等於地中海料理,前者涵蓋的範圍很廣,包括飲食習慣、烹飪概念、對食材與食用油的講究等,而台灣四面環海,理應也有條件發展這樣的文化才是。除了使用來自紐西蘭的純淨橄欖油外,行冊也和究好豬等本地食材供應商合作,由主廚 Enzo 根據地中海的飲食概念,設計出匠心獨具的創意料理。

行冊

像是一道義大利家常開胃菜,在當地原是使用甜菜根或菇類,Enzo 卻替換成台灣本土的蓮藕,嚐起來清爽鮮脆,和瑞可塔起士的清香與芝麻葉微微的刺激感相得益彰。

行冊

主菜法式櫻桃鴨胸以波特酒熬煮的醬汁調味,由於醬汁略苦,佐味的竟是台灣傳統糖蔥,再搭配上新鮮無花果、風乾鳳梨與核桃粒,各種層次的味道與口感一齊綻放,彷彿嘴裡也正上演一齣東西交融的百年大戲。

行冊

蔣渭水曾寫過一篇《臨床講義》,患者是臺灣島,診斷結果為「世界文化的低能兒」,當時他開了五劑藥方,其中一帖就是圖書館。Ting 對此感到振奮,因為位於三樓的圖書館,正巧就是 Ting 對行冊所有想法的原點。

行冊

雖然因為藏在餐廳樓上,又是獨立的收費空間,經常被來此消費的客人忽略,但任誰都看得出,三樓是 Ting 最珍視的角落。在 Ting 的成長過程中,原生家庭對她帶來不小的影響,然而其中有許多卻是負面的。她在人生最低潮的時候前往紐約學習電影,儘管心中那隻黑狗緊咬不放,她還是決定勇敢挖掘自己的內心,就像治療傷口,若不把膿瘡清除乾淨,永遠都無法真正癒合。在那段時間裡,大量閱讀與觀看電影對她幫助極大,藉由他人的故事與內心世界,使她得以確信自己的存在,尤其是泰戈爾那首《倦旅的家》,今日更是被她開宗明義地印在菜單上。

從低潮中重新站起的 Ting 比以往更加強壯,在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執著下,行冊確立其「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基調。三樓的圖書館主題為「一百種閱讀的方法」,以一座黑色的木盒子為架構貫穿整層樓面,當中切割成不同的空間,有圖書館式的工作檯,有可以看著窗外的小雅室,也有極其隱蔽的小閣樓,無論坐、臥、倚、躺,找一處最能放鬆的角落,選一種最感自在的姿勢閱讀,這是 Ting 從小冀求而不可得的獨處空間,也是她期望分享的愉悅體驗。

行冊

這裡的書都是主人夫婦的私藏,以文學、藝術為主,電影及攝影的藏書尤其豐富,另外也有一些獨立印刷的書刊擺放寄售。我非常驚訝老闆能創造出這樣一個空間,畢竟這是需要勇氣並且付出代價的,不過相較於獲利上的犧牲可能,精神層面才是主人最在意的核心價值。「建立不難,難的是堅持。」Ting 對我說:「做決定之前我會認真想很多,因為我一開始就要做對的事情,而不是到後來再把事情做對。」這句話,我一直玩味到現在。

|未成年請勿飲酒|

行冊
add 台北市延平北路二段33
tel 02-2558-0915
web  walkingbook.tw
FB 行冊 walkingbook
note 店家不定期公休,前往前請先查看FB粉絲頁。

延伸閱讀

台中「滷室」集合隱藏版台式小吃,吮指回味海陸合併職人味覺,黑色紅光店裝增添神祕感

2022-09-05 17:00:00

炸物遇上咖哩的戀愛機率是八分之一,優雅火候的咖哩專賣店-新高軒

2020-06-27 19:00:00

職人手作美味豆膳!台北上善豆家 DeliSoys

2020-02-17 19:00:00

以時間魔法說故事的牛排,台北國賓飯店 A Cut 牛排館

2018-01-04 1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