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綠島搖曳藍海灣,台東達麓岸品嚐阿美族美食
灰白交織的濃雲聚攏在都蘭山頭,遮蔽了她的容顏,而往太平洋望去,卻依舊是藍天白雲的晴朗天氣。壁壘分明的兩種雲空,恰似以海岸線為界,各自佔領了陸地和海洋。園區裡,四座達麓岸分別坐落在木棧平台兩側。阿美族人將家以外的屋子都稱為「達麓岸」,大約等同於漢人說的「工寮」,傳統上都是以茅草為屋頂。從前,各個阿美族家族都會留一塊地種茅草,在颱風季過後的11月,恰好也是茅草油脂最豐厚、最適合收割的季節,族人們就會在這時重蓋茅草屋頂。
如今,部落裡的田地大多改種經濟作物,已少有茅草田。幾年前,潘袁和團隊成員為了尋找茅草,發現這塊幾乎被雜樹佔領的荒廢茅草田。為了保存傳統文化,他們在地主的同意下,在此成立茅草文化保存體驗區,剷除茅草田裡的雜樹,重現最初的茅草田景觀,並在一旁建蓋這些達麓岸。園區不僅教部落裡的小朋友如何建蓋達麓岸,也為遊客提供各種阿美族傳統生活體驗。
木棧台是辦活動時的講台,看來平凡無奇卻藏有玄機。中央分隔線的一端正對著都蘭山,另一端則指向綠島,每當都蘭山頭開始籠罩雲霧,就代表兩、三天後會下雨;而當前方的綠島身影變得朦朧不明時,也代表要變天了,兩者都是阿美族人判斷天氣變化的依據。
阿美族家常風味餐
為了讓遊客能透過親身體驗而真正認識阿美族的傳統生活,這裡供應的餐點都是阿美族家常菜,用餐方式也盡量依循傳統,用手將糯米飯捏成小圓球後,先咬一口,再用手拿配菜來吃。不過,為尊重現代人對衛生要求,這裡也會準備公筷給大家使用。採集是阿美族飲食生活的重要一環,園區也遵循這樣的傳統,許多食材都是當天採集的野菜及潮間帶生物,因此若要前往用餐,務必事先預約。
加了地瓜絲和芋頭絲的糯米飯就裝在木蒸籠裡,這個蒸籠是阿美族女子成家時必備的物品。配菜有當天採集的潮間帶海菜和螺類,如海葡萄、笠螺、三角螺等等,上桌的種類會依季節而不同;魚乾炒辣辣則是使用阿美族特有的煙燻魚乾,3到5月是飛魚乾,其他季節則是鬼頭刀和旗魚乾。
酸辣湯是將竹筍和辣椒煮熟後,放在罐子裡自然發酵而成,食用前不再加熱,直接吃冷的。這是阿美族男子上山狩獵時必帶的料理,具有暖身效果,可避免男子在夜裡受寒生病。其他還有石板烤肉、只用粗鹽醃漬的生醃豬肉、野菜煮的八寶湯等等,全都是原汁原味的阿美族傳統料理。唯一的創意料理,是將石板烤肉包進餃子皮裡的都蘭餃,若有興趣品嚐,可在預約時指定。
曾經看過許多阿美族傳統文化的介紹,卻總是如過眼雲煙般一下子就忘記了。而今,實地親身體驗一番,才真的在腦海裡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難以忘懷。
達麓岸部落屋
add 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36鄰325號(台11線145.5公里處,「水往上流」指標下方小橋的東北側)
tel 0912-749-036、0972-334-546。
FB 達麓岸部落屋
開拓海路漫步森林,阿朗壹古道
屏東牡丹-台東達仁-阿朗壹古道
漫步在阿朗壹古道,跟隨百年前的西方學者、開拓先民一同,沿著太平洋岸一覽蔚藍海岸與綠意森林交織的美景,聆聽海浪緩緩拍打在石礫路上的細碎聲響,感受海岸原始森林的魅力,喚醒與大自然以及這片土地歷史的親密連結。阿朗壹古道鄰近區域有台灣少數僅存的海岸原始森林,不僅能一睹波光粼粼的海洋風景,雙腳更能行旅在豐饒土地上。
一睹波光粼粼的海洋風景,雙腳行旅在福爾摩沙的豐饒土地上
位於屏東縣至台東縣之間的阿朗壹古道,全長約8.4公里,富含多彩多姿的人文及自然景觀,擁有沿海而走的石礫路線,亦有可穿越森林中的高繞陡上路線,鄰近區域則保存了台灣少數僅存的海岸原始森林,不僅能一睹波光粼粼的海洋風景,雙腳更能行旅在福爾摩沙的豐饒土地上,一趟走下來需要大約4至5個小時,在滿足旅人看遍好山好水願望的同時,體驗海陸雙棲的一日健行步道──這就是阿朗壹與一般健行步道最為不同的特色之處。
沿岸而行,醉心於海天一色
從台北驅車前往屏東的路上,天空從灰白雲霧漸漸轉為晴空萬里,趁著老天恩賜的好天氣,我們趕緊來到阿朗壹古道,一探傳說中山海交織的動人景致。來到屏東旭海入口處後,循著潘旭煌解說員的引導,一起進入阿朗壹古道,感受南部海岸與森林交織的美好風光。
開始健走之前,除了晴朗陽光給了大家運動前的好心情外,潘大哥對大自然的熱情與喜愛,更是深深打動了居住城市已久的我們。潘大哥說,曾經因政府準備在這個地區闢建公路的事件,受到不少環保團體的抗議,後來決定將阿朗壹古道劃入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規劃管制,才得以保留阿朗壹原始的風貌;他希望在每個人進入阿朗壹古道之前,都能透過這個故事知道大自然的美好與珍貴,並且好好保護福爾摩沙這塊土地,讓生態得以永續發展,不管經歷多少光陰,都能讓更多人欣賞到這裡獨有的美景。
健行於此,猶如置身亞馬遜雨林般,體驗生生不息的原始之美
阿朗壹古道又稱阿塱壹古道,是清代「琅嶠-卑南道(今屏東縣恆春至台東縣卑南)」的其中一段,位於省道台26線尾端,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至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之間,南北向,東臨太平洋,是昔日原住民打獵遷移、西方學者探險紀錄的路線,更是先民拓荒、清兵行軍的舊道。此路段沿著中央山脈東南段與西太平洋之間的礫石與珊瑚礁岩海岸線,路段多為平緩,擁有充滿熱帶風情的景致,健行於此,猶如置身於亞馬遜雨林般,體驗生生不息充滿神祕氣息的原始之美。
穿越一片平緩道路後,來到沿海岸而行的石礫路路段,至今全台只有這一段還留有完整的南田石海岸,岸上可見一整片被海浪推打滾得渾圓的鵝卵石。我們從屏東段如雞蛋般大的石頭開始,一路走到往台東前進的方向,腳下踩的石礫路段也因未經海水的沖刷,體型越來越大,一顆顆大如西瓜,需要更多平衡感來行走;凹凸不平的路面,相較於平路走起來雖然辛苦,但也別有一番風情,不僅能欣賞到海水靈動的迷人景致,當海浪拍打岸邊時,更能聽到石頭相互撞擊發出的隆隆聲響,是一段充滿山海風情的特色健行路線。
原始森林,粗獷風情猶存
阿朗壹古道大多在海岸線旁,只有一段「觀音鼻山旭海段(好漢坡)」需拉繩高繞較有挑戰性,此段是開啟望賞山景的時光,當完成平緩的海岸路段,來到這段時,短短趨近於垂直的70公尺碎石陡坡,即讓人感覺像走進登山等級的上切挑戰路線,心境也跟著亢奮起來。正當我們辛苦奮力往上爬時,潘大哥也聊起有關此路段的歷史淵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軍為防美軍跳島戰術從牡丹灣登陸,自行炸毀阿朗壹附近的部份古道路基,將這古道一分為二,因此自台東縣塔瓦溪約往下約4公里海岸處,就無法從古道通往台東,於是只要經過這一段,人們就得爬上好漢坡,穿山越嶺才能繼續往下走。挺進陡峭的碎石坡後,就能進入樹林之中。
爬上好漢坡,挺進陡峭的碎石坡後,就能進入樹林之中
接下來是回程緩坡路段,從樹林緩緩步出後,便進入草原灌木叢、草原區,宛如來到了雨林般的原始森林,呈現與去程路段截然不同的自然風情,周圍佈滿洋溢熱帶風情的椰子樹、蕨類植物等等,不少昆蟲也棲息於此,蜜蜂採蜜、蝴蝶紛飛以及蟹蛛捕食,在動植物的一動一靜之間,熱帶風情猶存,只想好好沉浸在大自然給予的純真滋味。
七月之際,台灣的天正晴朗著,怎麼能不走一趟山海風情的古道?阿朗壹古道擁有豐富多變的海岸景觀,粗獷原始的風貌,充滿未經人工斧鑿的自然美,湛藍無際的大海、圓滾滾的鵝卵石路、鬱鬱蔥蔥的森林,在山水美景的韻味中,展開一段風光明媚的小旅行吧!
阿朗壹古道
place 位於省道台26線尾端,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至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之間,目前部分路段被劃入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受相關法規管制。
web 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
note 前往阿朗壹古道需於前八天至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提出申請,每週一至週四限額235人,逢週五核准人數上限為300人,逢週六至週日核准人數上限430人,三人以上即可申請,需聘用當地合格解說員引導,詳情可洽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網站或致電屏東縣政府。
屏東縣政府
tel 08-732-0415
web 屏東縣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