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頭皚皚,走入北橫賞梅去
桃園的角板山行館是北台灣的賞梅勝地,每年冬季,2公頃的梅樹園內一片白花似雪,漫步樹下林中,既著迷於梅花疏影橫斜的姿態,心中也湧起無限雅興。
婀娜多姿的北橫公路,四季都有不同的顏色,春天的櫻花、夏天的根節蘭、秋天的楓紅,到了冬天,就輪到了梅花上場。梅花的原產地在中國,大約在明朝末年被移植進台灣,民國53年時,梅花被行政院核定為國花。而角板山的海拔高度約為640公尺,正適合梅花生長,每當花季,滿園枝頭似雪,我輩俗人就算看不懂梅花的元亨利貞,光是這景象也足以令人陶醉。
角板山行館是北橫上最有名的賞梅去處,桃園八景當中的「角板尋梅」,指的就是這裡。角板山是從前總統蔣介石最喜歡的一處行館,幾乎每年生日他都會來到這裡避壽,因此行館的內部環境自然也打點得十分講究。
由於蔣公夫婦都是花草樹木的愛好者,總統夫人宋美齡女士鍾愛桂花與茶花,老總統則喜愛松樹與梅花,於是在民國50年初,負責園區美化的前復興鄉公所主任秘書林生旺先生,便特別依照總統夫婦的嗜好來栽植花木,並闢建湖泊用以蓄水灌溉。在他的規劃下,行館後方面積約2.6公頃的平坦之處,栽種了數百株梅樹,品種多為可供食用的果梅,每年約從12月下旬到翌年1月,園中梅花盛開,宛如皚皚白雪,是行館內最漂亮的季節。
五十多年過去,園中的梅樹至今尚餘二百多株,近年由於部份老梅樹枯死,風景區管理處特與霧峰農業試驗所合作,補植以觀賞用途為主的花梅品種「純香」,因此到了開花之時更是花香撲鼻、滿園芬芳。而一旁的梅花湖中則栽植了台灣萍蓬草,這是桃園原生種的保育類植物,小巧玲瓏的黃花終年出水搖曳,伴以樟樹倒影、鳥語繞林,靜謐優美的景致,總令遊人駐足忘返。
而在梅花凋謝之後,結實累累的梅果緊接著上場,為行銷角板山行館園區觀光,管理單位桃園市政府風景區管理處也鼓勵園區內的咖啡館以「思親梅」為品牌,製作季節限量的紫蘇梅、梅子汁等產品,讓造訪遊客有機會品嘗天然有機的梅子製品。
周邊餐廳也常順應時節將梅子入菜做成風味獨具的梅子料理,如梅香滷豬腳、梅子油雞等,讓饕客無需望梅止渴,直接飽餐一頓,豈不過癮?
自民國102年起,每逢梅花盛開的1月,桃園市政府都會在這處北台灣最大最平坦的梅園裡舉辦「踏草尋梅」的梅花季活動,每年內容都各有千秋,像是安排泰雅文化展演、懷舊草地遊戲、舉行草地野餐等。
若不想錯過最新消息,建議可以用手機等行動裝置下載「桃園智慧遊」的 APP 程式,不但可查找各類旅遊即時訊息與優惠,還能結合 Google Map 搜尋景點、美食、住宿等資訊,並同步查看 TripAdvisor 上的遊客評價,內容豐富實用。
賞花之餘,不忘遊玩角板山行館
其實早在日據時代,角板山上即建有一棟角板山貴賓館,位置在現今的中正路底,專門接待從日本本土前來台灣的皇親貴族,因為日本皇太子曾下榻於此,故又名為太子樓。
國民政府遷台之後,貴賓館成為蔣公的行館之一,蔣介石總統與其夫人宋美齡女士曾在行館大門前手植兩棵榕樹,如今榕樹皆已枝繁葉茂,樹冠之處彼此交疊,有如執子之手,因而被稱為「夫妻樹」。
可惜舊行館的正殿在民國81年的一場火警中付之一炬,所幸沒有殃及夫妻樹,而原址後來重建,也就是現在的復興青年活動中心。至於梅園所在的角板山行館則是建於民國49年,這個地方在日本時代原有一間衛生所,今日附近還留有當時的樟腦收納所。
因為從這裡往大漢溪的對岸望去,景色與蔣介石的故鄉浙江省奉化縣溪口鎮的景色相仿,於是他便在此地另建行館居住,閒暇之餘常坐在臨河的亭子裡賞景思鄉,而溪流對岸的河階平台,也因此被稱為溪口台。
民國64年蔣公逝世,蔣經國總統居喪期間也經常來到這裡追憶父親,並在亭子中寫下許多悼念的文章,這些文章後來集結成書,也就是著名的《梅台思親》,這座亭子因此之故,於是得名為「思親亭」。
行館內原有客廳、餐廳、臥房與客房等廳室,目前皆被闢為展覽館,展示蔣家的歷史影像、影音史料等珍貴文物。室外部份則規劃為國際雕塑公園,民國92年時邀請多位國際知名的藝術家來此創作,留下12件永久展示的大型藝術作品。
像是行館正門旁的巨柱,就是國寶藝術家吳炫三的作品〈人形狐狸〉,以紅、黑、白的泰雅族三色,表達出生命的靈動與奔放。其他包括法國藝術家 Guy de Rougemont 的〈中華影像〉、西班牙藝術家 Cami 的〈觀點〉、瑞士藝術家 Peter Stampfli 的〈復興鄉〉等,都是相當有意思的作品。
不過近來這裡最受遊客青睞的,卻是行館底下20公尺深的戰備隧道。隧道全長約100公尺,中央是戰備指揮所,兩端各有40公尺長的隧道通往南、北兩個出口。
這條隧道建於民國52年,當時兩岸仍處於隨時可能爆發戰爭的情勢,一旦發生非常變故,國家元首可以立刻經由隧道前往指揮所,向各軍事單位下達命令。
不過隨著政局變遷、戰爭形態改變,行館也對外開放,戰備隧道遂失去了功用。由於隧道內壁潮溼受損,相關單位於民國104年整修時找來藝術家加以彩繪,彩繪內容多為北橫風景與昔日軍事設施的景象,且以3D 繪法呈現,吸引不少遊客專程來此拍攝角色扮演的照片,成為本地打卡熱點。
離開行館後,別忘了在行館前的中正路上逛逛,那裡便是北橫中段最熱鬧的一條大街──角板山形象商圈。這個商圈是民國84年時,在政府輔導下慢慢發展而成,原本的目的是要當作北橫公路上的中途補給站,後來逐漸衍生出自己的特色,如今以「香菇大街」聞名於旅遊界。
除了餐飲小吃與農場直送的水果攤外,這條大街上最多的就是櫛比鱗次的土特產店,販賣香菇、木耳、藜麥、小米等乾貨及穀物,而既然以香菇大街著稱,各個品種的香菇當然是這裡的必買首選。這裡的香菇都是段木香菇,所謂段木香菇,就是將原木砍伐後切成一段一段,然後在段木上鑽孔打洞,接著再將香菇菌種填入培養。
這種方式種出來的香菇特別肥嫩厚實,而且香氣十足,不過也因為栽種工序繁瑣,加上有其環境條件限制,全台灣能夠出產段木香菇的地方並不是很多。北橫沿線一入秋冬,許多地方都能望見葉染霞彩的楓紅,這些楓樹其實都是當地原住民所栽種,就是因為以楓香科的植物作為段木,所種出來的香菇氣味最香的緣故。
想吃吃看這裡的香菇味道如何,不妨先去商圈裡的餐廳打打牙祭,像是位在仁愛停車場旁的源元發飲食店,就是當地著名的老字號。
這家餐館開業自民國36年,比角板山行館的歷史還悠久,首先要點的當然就是香菇炒南瓜,香菇的鮮香與南瓜的清甜相得益彰,果然不負香菇大街的盛名。其他招牌菜還有土雞、樹子鱒魚、涼拌木耳、鹽酥溪蝦、竹筍湯等,如果用餐的人少,這裡中午也有單點的簡餐便當。
沿著中正路往復興青年活動中心的方向走,在消防局前的巷口右轉,即是新溪口吊橋的售票處,從這裡進入角板山公園,在綠蔭濃密的森林步道中走下一千多級台階,便能看到橫跨大漢溪上線條優美的新溪口吊橋。
這座吊橋是連結角板山與溪口台之間的第三代吊橋,2018年1月完工開放後,以303公尺的長度正式取代屏東的山川琉璃吊橋,成為全台灣最長的吊床式吊橋。過了吊橋到溪口休閒部落再走1公里左右的上坡路,來到上溪口的接駁車站,搭乘復興觀光鐵三角免費接駁巴士前往羅浮溫泉及泰雅文化公園,從那裡再轉乘一次接駁車,便可回到角板山來。
桃園市政府參議 葉宗賦
profile 曾擔任林務局大溪工作站技正及桃園市政府風景區管理處股長、處長等職務,長年與山林為伍,也協助桃園生態保育協會、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桃園鳥會成立,籌設了桃園縣自然生態保育資源中心,談起大漢溪的生態及人文保育,他則興奮得手舞足蹈,滔滔不絕了起來。
早在民國83年到88年的時候,葉參議就已與北橫結下不解之緣,當時他擔任大漢溪河川生態調查隊隊長,每月到溪流裡採樣紀錄及到泰雅部落推動社區林業營造,他笑稱自己是「水來瘋見溪陶醉,到部落就會起童」。而這樣的經歷讓他對北橫的山岳森林、溪流生態及微氣候與部落文化如數家珍,瞭解的程度一如他手中泛黃的記錄本般鉅細靡遺。葉參議自述他的職志就是生態保育,樂於分享在自然所獲的好處,生態旅遊是他推廣保育理念的方法,為讓更多人能了解並愛護大漢溪及泰雅文化,他選擇了導覽解說,在快樂分享的氛圍中,交換彼此善待自然的技能與所獲。
角板山行館
add 桃園市復興區澤仁里中正路133-1號
tel 03-382-1678
time 09:00~17:00
源元發飲食店
add 桃園市復興區澤仁里中正路138-1號
tel 03-382-1617
time 每日10:00~17:00
新溪口吊橋
access 位置橫跨角板山公園及溪口台部落(售票處:桃園市復興區澤仁里中山路8號角板山公園旁復興區農會原夢館旁)
tel 03-382-1378
time 週一至週日08:00~16:00,週二休息。
web xikoubridge.cenoq.com
角板山公園
access 位於復興青年活動中心(桃園市復興區中山路1號)旁
tel 03-382-1500 #158
林記客家料理(客家餐廳)
add 桃園市復興區中正路133之1號
tel 03-382-1230
老店家小吃(風味餐廳)
add 桃園市復興區中正路7號
tel 03-382-1988
走進原鄉,學習用泰雅族人的視角看世界
在悠揚的史詩吟唱中,跟著泰雅族的祖先翻山越嶺,在綺麗的畫作色彩裡,伴隨藝術家的夢想翩翩起舞;和部落裡的族人們一同編織、耕種,學習與大自然共生互利的生存哲學,在耆老們的帶領下尋訪獵徑、參與祭典,學習人與人之間互相分享的相處道理。來一趟泰雅部落,你可以學會很多事,說不定也會改變很多想法。
如果說山川河谷形塑了北橫的自然地貌,那麼北橫的人文景觀便是得自於各大大小小的泰雅部落,因為在整個桃園市復興區的人口中,有三分之二是泰雅族人,來到這裡,如果不能對泰雅族的文化傳統有所認識,所帶走的回憶便只是停留在視覺表面。
為了這趟採訪,我們拜訪了泰雅史詩吟唱的保存者林明福與林恩成父子、駐地藝術家米路哈勇、推廣部落文化不遺餘力的原民局高美惠科長與介壽國小的宋美麗校長,在他們的引路下,部落原本神祕的面紗漸漸揭去,展開在眼前的是一群善良純樸的人們,與我們生活在同一片可愛的土地上。
吟唱聲中,神遊泰雅祖先遷徙之路
那是間尋常人家的小客廳,我拿起手機,錄著一段曲折悠揚的吟唱,吟唱的字詞我一句也不懂,但光是那聲調的抑揚頓挫,就足以帶人進入古老的情境。吟唱這段泰雅史詩的是林恩成先生。
他的泰雅名字 Batu Watan,Batu 是他自己,Watan 是他父親,泰雅族人的名字就這樣父子相承,如同他們的文化一樣。林恩成的父親林明福,曾獲得文化部授證為「人間國寶」,身為泰雅族耆老的林老先生,熟記族人代代相傳的口述歷史與吟唱史詩,而林恩成克紹箕裘,這份珍貴的文化資產,現在傳到了他的手上。
史詩內容是關於泰雅族人遷徙的歷史。泰雅族原鄉 Sbayan 位於今日南投縣仁愛鄉的瑞岩部落,根據傳說,泰雅族的祖先誕生自山上的一塊巨石,當時從裂石中走出兩男一女,其中一位男性看到外面的世界遍地草莽野獸,便又走回石中,而剩下的一男一女則希望像山裡的動物般繁衍後代,卻苦而不得其法,直到某天一隻蒼蠅停在女性赤裸的私處上,男人看到,彷彿天神指引,於是泰雅族便從此繁衍生息。
大約數百年前,泰雅族群人口飽和,小小的土地已無法供養龐大的部落,領袖們商議的結果,決定向外遷徙。由於部落南方已有布農族、鄒族等部族居住,因此他們便往北部發展。第一波探勘由 KmButa 率領,他順著溪流越過福壽山,下到梨山和環山,經過思源埡口抵達蘭陽溪源頭,再登上雪山來到塔克金溪一帶,又沿著溪水行經秀巒溪與玉峰溪,前往三光溪流域。
當時他的足跡甚至順著大漢溪而下,最遠抵達今日的艋舺。KmButa 回到部落後,經過數年籌備,終於在另一位領袖 Cibula 的率領下,展開這段史詩級的大遷徙。他們每到一塊適合生活的地方,便留下幾支家族定居,包括現在的司馬庫斯、玉峰、大同、三光、雪霧鬧、高坡、羅浮、霞雲、義興、三民、烏來、溪口等部落,都是那次大遷徙的族群後代,至於 Cibula 的家族,最後則是在頭角(即今長興部落)落腳。
由於古時部落沒有文字,族人們於是以詩歌吟唱的方式將這段遷徙過程記錄下來,代代口耳相傳,而這首詩歌也說明了為何泰雅族人在北台灣擁有如此廣大的分布範圍。林恩成回憶起有次父親在宜蘭南澳唱起這首詩歌,當地耆老立刻哽咽含淚,因為這是他孩童時代父兄經常吟唱的歌曲。
因為日本統治者禁絕傳唱,在部落中逐漸失傳,沒想到在大半個世紀過後還能重聞此音,心中感慨興奮、五味雜陳。而當他與林明福先生對唱時,詩中所有名字都相吻合,印證了詩歌敘述的真實性,也喚醒所有泰雅族人共同的歷史記憶。
色塊繽紛,感受原民藝術家的豐沛創造力
在角板山台7線與中正路口的萊爾富對面,可以看到一輛彩繪繽紛的廢棄鐵牛車,從那個巷子口走進去,一棟畫上彩繪牆面的舊教堂立刻引人目光,那裡便是駐地藝術家米路哈勇的工作室。
米路哈勇對我來說並不是個陌生的名字,自從開始在北橫採訪以來,米路就不斷地用色彩豐富的意象強化他在我腦海中留下的印象。在巴陵吊橋兩側的隧道裡有他的作品,羅浮泰雅故事公園的設計也是他的創作,走在北橫沿線,只要路邊看到壁畫彩繪,十有八九都是出自米路之手。
米路的畫作用色明亮鮮快,大致分為兩種類型,一是接近繪本漫畫的小品,處處展現童趣,另一是以色塊敘事的純藝術作品,頗有立體派的意境。內容則大多是在描繪泰雅族人的傳統生活,例如以魚筌捕魚,或是在山中狩獵等。
米路說,這些泰雅印象來自他的童年記憶,他指著一幅漫畫,畫中的老人用竹簍背著一名孩童,他說:「我小時候也像這樣被阿嬤揹過。」當時阿嬤臉上的刺青令他感到十分奇特,覺得該是屬於另一個世界的標記,甚至還試圖把那些花紋擦掉。不過就是這些記憶,練就出米路獨特的洞察眼光,以及充滿畫面的想像能力。
「現代人的生活步調太快,孩子接觸的都是跳動快速的3C 產品,」米路說:「快到我們沒辦法靜下心來好好觀察周遭的真實世界,這樣很難對萬物有深刻的體會。」多年前米路毅然辭掉工作,回到山上專心投入繪畫,也是為了找回緩慢的步調,靜心享受生活與自己真正喜愛的事物。
而在畫作中加進大量部落元素,一方面這是米路內心追尋的過去回憶,一方面也讓他感覺到歸屬感,同時他也希望外界能透過他的作品更加認識泰雅文化,開啟另一種觀點及視野。
目前米路除了開設工作室從事創作,也固定在當地中、小學裡推廣藝術教育,他更與其他不同類型的藝術家在工作室輪流舉辦各種課程,邀請當地居民與外地遊客前去體驗創作的樂趣。
米路的夢想是透過這樣的方式,將藝術的種子播撒進人們的生活裡,同時也為藝術本身尋找出更貼近時代的出路。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米路哈勇真能將角板山發展成泰雅原鄉裡的藝術村。
走訪部落,深度體驗泰雅族人文化
若想再多認識泰雅族的社會與文化,位於角板山復興區圖書館後方的歷史文化館,是個很好的起點。館內針對歷史、聚落、人口、產業、科技、教育、政治,乃至建築類型、音樂舞蹈等各個面向,都有極為豐富的圖文介紹。裡頭甚至還有一間以竹子搭建的泰雅家屋,擺設各種日常使用的漁獵工具,讓遊客得以一探泰雅族人傳統的生活空間。
至於大溪的原住民族文化會館,則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展示空間,會館中的三間展覽室與一道藝文迴廊,展出內容以原民藝術家的個人創作為主,大約每三個多月會重新策展一次。
原民藝術家們將變化多姿的線條色彩灌注在作品內,處處展現出強烈而豐富的情感,以及旺盛的生命力。這些創作許多都具有國際級的參展水準,然而在大溪卻能不用花一毛錢便能參觀欣賞,令人著實感到驚豔。
不過泰雅族的傳統面貌多元,有些文化底蘊的東西不是光靠平面解說就能體會清楚,你必須得親自走訪部落,與族人面對面接觸,透過展演、體驗等活動行程,才能深入了解族人傳承自祖先的智慧。
為了讓民眾認識北橫泰雅部落文化,桃園市政府民族行政局特別舉辦「部落山水輕旅行活動」,安排多條不同的部落體驗之旅,行程範圍涵蓋大溪、角板山、羅浮及巴陵等區域部落,有的帶領遊客體驗射箭、佈置獵徑等獵人生活。
有的教導遊客編織圖騰、吹奏口簧琴、搗麻糬等傳統技藝,有的和遊客大玩實境解謎遊戲,再搭配周遭景點與原住民風味大餐,完成一天的充實行程。透過這樣的方式,遊客不但玩得過癮,也能對原民文化有更全面且正確的認識,破除以往失真的刻板印象。
如果是人數超過20人的團體,還有另外一種玩法。復興山區的三民國小、介壽國中、介壽國小、義盛國小、奎輝國小、光華國小等6所學校,為了讓外界能夠看見泰雅原鄉,聯合製作了一本「漫步台七讀泰雅」的微旅行手冊,手冊中規劃了一系列課程,邀請遊客前來原鄉「遊學」。
有一百一十多年校史的介壽國小為例,他們除了能帶領遊客遊逛角板山外,也會聘請老師教導遊客將泰雅族菱形的祖靈之眼編織成串珠手環。至於其他學校,也有設計編製竹籃、釀小米醋、製作泰雅小點心等課程,有興趣的團體可以直接和這些學校聯絡,他們便會安排行程細節。
另一處熱門的體驗地點是在羅浮的泰雅小米園區,這座園區當初成立的初衷,是因為小米是泰雅族的傳統食糧,泰雅族的祭典文化都是圍繞著小米耕種而運轉,包括1月的開墾季、2月的播種祭、6月的摘穗祭與收穫季、9月的感恩祭等,然而隨著時代變遷,族人紛紛改種稻米,不但小米產量日益減少,連帶祭典文化也逐漸消失。
「阿美族有豐年祭,賽夏族也有矮靈季,可是我們泰雅族的祭典卻不見了。所以我們要把小米給種回來,這樣泰雅族的祭典也才會延續下去。」當時為我們導覽的 Yahu 如是說。
這裡小米的種源來自宜蘭與司馬庫斯,由於是用最古老的方式播種,因此一年只有一次收穫,而在休耕期間則是種植花卉養地。另外在小米田的附近還有一座有機農場,栽種黑豆、紅藜等經濟價值較高的農作物。
散客來到這裡,可以參觀小米田旁的那幾棟泰雅傳統建築,包括豬舍、穀倉與瞭望塔,園區裡的人員也會進行簡單的導覽解說。但若是15人以上的團體,就能預約各式各樣的體驗活動,像是在獵徑上佈置陷阱、在農場裡動手耕耘等。
同時這裡也有教導遊客如何釀造小米酒、製作小米串飾手鍊、編織卡片等較靜態的 DIY 課程,做好的成品都可以讓遊客帶回家做紀念。當然,一年當中的五個重要祭典,除了族內長老的祈禱儀式外,其他都開放讓遊客共襄盛舉,是外地人們了解泰雅文化的絕佳機會。
桃園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 高美惠科長
porfile 高科長其實是排灣族人,嫁來桃園後在復興鄉公所擔任科員,並曾當上復興區圖書館及歷史文化館的首任館長。桃園市升格後,她進入原住民族行政局,接下產業發展科科長的重責大任。多年來的深耕經營,現在桃園市各原住民部落無論在教育文化還是生活產業上,都已慢慢步上軌道。而最讓高科長感到欣慰的,是原民政策在市政上已不再是邊緣單位,看到越來越多公共資源投入協助原民部落的環境發展,讓她獲得更多為鄉土服務的動能。
桃園市復興區介壽國民小學 宋美麗校長
porfile 宋校長是復興區泰雅部落的在地族人,父親曾當過三任羅浮村村長,良好的家教環境,讓宋校長從小就懂得付出並幫助他人。熱愛閱讀的她回憶起童年,最喜歡的就是在戶外讀書與寫作業,她用石頭當成桌子,累了就抬頭看看大自然,欣賞天上的日月星辰,從而培養出豐富的想像力。出於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宋校長要將家鄉的美好傳達給世人知道,也希望世人對泰雅文化與部落現況能有正確認知,這是宋校長賦予自己的使命。
米路哈勇工作室
tel 03-382-2628
FB 米路哈勇
復興區歷史文化館
add 桃園市復興區中正路168號之2
tel 03-382-2277
time 週三至週日08:00~17:00
桃園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
add 桃園市大溪區員林路一段29巷101號
tel 03-389-5039
time 週二至週日08:00~17:00
FB 桃園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
泰雅小米園區
add 桃園市復興區羅浮里4鄰94號
tel 0976-450-313
FB 泰雅小米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