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遊絕景富士,藝文融合的文化遺產
富士山以文化遺產登錄,其登錄理由並非單指這座對稱的活火山錐體,而是其深入日本人精神生活的文化景觀。
自古以來,日本的自然崇拜便十分盛行,發展成崇敬自然的神道信仰。多次噴發的富士火山被日本人視為神靈的化身,對其懷抱的敬畏懼之心化為實際行動:為了鎮住象徵神靈之怒的火山活動而建築多座淺間神社,爾後修驗道將富士山視為能量場而入山修行,更將人文信仰與富士山做了緊密結合。
在 UNESCO 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認證下,將富士山周邊25處自然及文化資產一同登錄為文化遺產「富士山─神聖之地和藝術的泉源」──山頂信仰遺跡群,四大登山道,富士五湖(河口湖、山中湖、西湖、精進湖、本栖湖)、青木原樹海、富士山本宮淺間大社及周邊七座淺間分社、代表富士講信仰的二座御師住宅、忍野八海、船津及吉田胎內樹型、白系瀑布、人穴富士講遺跡及三保松原。除了備受旅人喜愛的五湖地區,過去罕為人知的景點亦紛紛入列。
這些史跡過去在日本人的山岳信仰佔有崇高地位,古往今來啟迪無數騷人墨客的藝術創作靈感,成為日本文化的重要象徵,足見其以「富士山─神聖之地和藝術的泉源」登錄文化遺產名冊的緣由。
Fujisan, sacred place and source of artistic inspiration
web www.fujiyama-navi.jp
浮世一嘆,坐看富士山三十六景
日本人迷戀富士山,與庶民相生息構成文化底蘊,藝術裡得見宗教情懷,光浮世繪作品即有歌川広重的「富士三十六景」系列、「東海道五十三次」系列局部、歌川豊国「名勝八景」系列局部等等。
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系列成於晚年,卻勇於創新詮釋這個日本人心目中不可撼動的聖山,破格的構圖、鮮野的用色、張揚的線條,顯現想像無界的浪漫,是至為圓熟而前衛的作品。實際探訪葛飾北齋眼中的富士山,走進富嶽腳下的浮世,窺看那時光裡的輕聲一嘆。
凱風快晴
豪快巍峨的畫面,與清朗颯爽的題名相得益彰,充滿王者風範的猩紅席捲而來,「快晴」二字令人驀然想起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更添行草般的暢意。此圖被譽為「浮世繪之王」,另有一俗名「赤富士」,構圖捨棄對稱、軸心偏右,反以暢快的稜線展現出富士山完美的錐體,留白待橫空捲起千堆雪,腳下樹海騰起浪花,青空下卻是朝陽染得一身駿紅,奪人心目。
凱風意為南風,天光乍藍獨以富士周身通紅,推斷是夏日清晨的富士山,徒留山頂雪溪未融。題名則未提到地點,富士山東北側的山中湖、河口湖、吉田市、忍野村,東南側的裾野市水塚公園(水ケ塚公園)及御殿場市長尾峠皆是熱門候選地。
但其實葛飾北齋的「富嶽三十六景」包含了大量的幻想加工,以實景論,比起朝霞或許夕陽更像是染血一般鮮紅也未知,那麼富士山西北側包含田貫湖的朝霧高原、本栖湖、精進湖與紅葉台等地也都有機會看到赤富士。
相州箱根湖水
靜寂無波的水面騰起氤氳,雲霧繚繞間杉林閃現,人跡杳然無蹤,唯有遠方雪白的富士,該是冬日。這幅〈相州箱根湖水〉,構圖不見葛飾北齋式大膽的躍動感,改以師法傳統日式錦繪的構成與符號,卻以成色的暈染展現朦朧迷魅的層次,勾勒出蕭索寂寥的美。
後世分析葛飾北齋是以這幅圖託語神佛世界,圖中蘆之湖湖畔右側可見箱根神社,自古為日本山岳信仰的靈場之一,亦為鎌倉幕府時期關東的鎮護神,葛飾北齋意欲表現靈場的「仙氣」,訴諸形而上的信仰世界,才特別壓抑表現慾,以內斂的構圖、形式化的造型與朦朧地與色彩勾勒一派寧靜祥和的人間蓬萊。
相州意指相模國,今日神奈川境內,箱根湖水指的是蘆之湖,以構圖中的富士山與湖畔箱根神社的相對位置,很容易就可以找出當年啟發葛飾北齋創作之地,就在箱根神社對岸。今時今日造訪蘆之湖,遊人總愛搭乘箱根海賊船飽覽湖光山色,若葛飾北齋晚生個兩百年,大概會被活活氣死吧!
神奈川沖浪裏
滔天巨浪席捲而來,浪尖化成龍神的鱗爪伸向漁人,浪裏翻騰險象環生;僅以藍與白便激盪出天地間豬羊變色的倉皇,線條脫出橫空擊打出浪花,屏息的情節令人不禁吶喊,好讓時間凝止在富士山亦將被吞噬的剎那。這堪稱浮世繪公務員的〈神奈川沖浪裏〉,曝光率更勝T恤上的切.格瓦拉(Che Guevara)。
無論有無美學素養都能輕易地為衝動而張揚線條所撼動,以當時最流行的普魯士藍震撼視神經,是葛飾北齋走在時代尖端的扛鼎之作。神奈川沖浪裏指的不是「衝浪」,「神奈川沖」位於今日橫濱本牧沖地區,以當時盛行東京灣的押送船船身推斷畫面中的浪高逾12公尺,故有此一說為海嘯, 不過葛飾北齋的生卒時代在關東地區並無海嘯紀錄,今日的本牧沖亦是波平浪靜。
其實本作幻想成分居多,是葛飾北齋打破敘事慣性,勇於讓總是威儀堂堂的富士山屈居弱勢,讓轟然巨浪吞噬聖山的魔幻情節才是引人入勝。比起本牧沖,不如前往伊豆戀人岬或沼津市井田海岸,聽著受神奈川沖浪裏所啟發而創作的德布西交響曲〈海〉,或許更能感受浪濤間的富士山,在動靜之間不安的美。
甲州三坂水面
富士山閒倚青空與層巒疊翠之間,逆富士耽溺湖心,輕舟滑過卻不動,夏日的漫漫悠活裡盪漾著冬日的寂寥。這幅〈甲州三坂水面〉,視野都落在了湖裡的富士,顯現在江戶時期逆富士即已是遊人競相追逐的名景。題名清楚載明是今日河口湖北畔三坂峠,時至今日也依舊是觀測逆富士的名牌景點。
但是以不動如波的水面和光禿的富士山來看應該是夏天,映照在湖中的富士卻有雪冠,又正逆富士的軸心錯位,有此一說是葛飾北齋想要一箭雙鵰地表現心目中最佳正逆富士的觀測點與時期,無視於邏輯奔放了想像,拼貼起心目中的完美一瞬。
險峻的山勢下是勝山村與長濱村,茅草屋頂的風情早已不在,今日的河口湖反倒種起了漫波的薰衣草,襯得富士山蕩漾虛實魔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