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一杯潛藏巷弄的咖啡,台南 a Room
穿梭台南市區,走久了累了,那就找間咖啡廳歇歇吧。房間咖啡館的位置獨立在一般住宅區的巷弄裡,若是沒有心理準備,循著地址找到附近時,的確會對附近沒有任何商店的景色感到疑惑:「這裡真的有咖啡館?」
到了門口一看,就像是大門隨手開著的平房,不靠店名招牌和 OPEN 的告示,錯過的機率很大。咖啡館的室內沒有多作隔間,安排有致的座位形成幾個區塊,隻身前來也可選擇吧台座位。
我們在週五晚間抵達,咖啡館正用投影機放著電影,放暗的室內,滿座的客人就著桌燈翻書、聊天。房間咖啡館最引人目光的便是書牆,按著書種和出版社有秩序地排列。
在等待飲料和蛋糕的空檔略數一下,加上幾處書架,咖啡館裡大概有2,500本書,在牆上稍微尋覓,應該不難找到一本適合現下情緒的書。這裡還提供無線上網服務,不論獨自一人或是和朋友同來,很容易就待上一大段時間,難怪經常一位難求。
往外頭看,綠意盎然的枝葉隨風搖擺,在靜謐的夏日夜晚,單單沉浸在房間裡,享受剎那的美好時刻。
a Room
add 台南市長榮路一段234巷17號
tel 06-209-7979
在大稻埕行冊賞味,與閱讀
走進行冊之前,原以為會聽到很多蔣渭水的故事,這裡從前是「大安醫院」的舊址所在,也是《台灣民報》的總批發處,台灣近代史上許多重要史實就在此地發生,於是我抱持著一股敬意而來。離開的時候,我依然帶著敬意而去,只是當中已有絕大部份來自主人夫婦,他們的故事雖沒有蔣渭水般轟轟烈烈,卻能使我感到切實的力量。
在這樣的理解下再看行冊,那種種驚奇,視覺上、味覺上、氛圍感覺上,似乎都有了更立體的角度。行冊就像本真正的書一樣,閱讀它,或能有所啟發。
「其實我一開始不知道這裡是大安醫院的舊址。」女主人 Ting 說:「當初吸引我的,是對街永樂商場的舊招牌,我開始幻想自己穿著旗袍,走在從前燈紅酒綠的延平北路上。」「我是個影像思考的人。」Ting又補充道。後來一位地方人士提醒她說,這裡可能也是當時大安醫院的一部份,主人才開始查找資料,最後在蔣渭水逝世時,五千人為他送別的「大眾葬」影片中,發現大安醫院原有三個開間,除了早已被確認為舊址的義美門市外,行冊與隔壁的檳榔店都在範圍內。
知道這個訊息後,Ting 與 Hank 立刻請設計師劉冠宏修改原本的空間設計,於是當人們走進店裡,會看到以木塊拼裝的地面如等高線般崎嶇起伏,呈現的正是從台北到蔣渭水家鄉宜蘭的地形:貫穿一樓地面的深色凹陷即為淡水河,四個角落則坐落著陽明山、觀音山等峰巒。而從天花板上垂吊的燈飾,是仿照8月夜晚的星空圖,8月是蔣渭水出生與過世的月份,星空中的蛇夫座是古希臘神話中的醫神,恰與蔣渭水的身分相符。
其實在修改設計圖之前,Ting 就決定要將一樓客廳規劃成階梯式空間,摒除傳統的座位形式,讓人想用什麼樣的姿勢休憩都悉聽尊便。「就像在公園一樣。」Ting 說:「你可以坐在淡水河邊,或是拿個軟墊倚在山腰上,想坐在哪裡,想怎麼坐,自己決定。」對 Ting 來說,這是一種自由,但自由需要駕馭,拋開習慣的框架,是每位來到行冊的客人所應持有的基本態度。
餐廳位於行冊二樓,整體佈置就像進入電影裡的平行時空,新潮與懷舊並存,既富於想像又不矯揉造作。仔細一瞧,每張餐桌其實都是刻劃歲月痕跡的舊門板,有的連門環都還留著,椅子也是從各地蒐羅而來的舊物,典雅,又帶著點滄桑的韻味。Ting 隨手拉開一張雕工精美的椅子,她說早年這種椅子很受國外歡迎,曾經大量外銷,「我時常想像它在國外去過哪些地方,擺放在哪些場合。」女主人笑著說:「現在我想對它說:你回家了!」Ting 對老物特別有感覺,深為它們背後潛藏的故事所著迷,腦中總是上演小劇場,這也是她堅持要在老房子中開店的原因。
而在這樣的空間裡,上桌的卻是融合式的西方料理。「在大稻埕吃西餐一點都不衝突啊!」Ting 說。也對,一百多年前的大稻埕是台北最洋化的地方,處處都是洋行,在這裡吃西餐的確再合理不過。主人決定開店那年,台灣爆發了食安風暴,當時 Ting 在電腦前查找資料,不知什麼樣的連結下,跳出關於「地中海飲食文化」的頁面,她發現當地人身體健康的祕訣和其飲食習慣有關,從而開始研究這項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
Ting 強調地中海飲食文化並不等於地中海料理,前者涵蓋的範圍很廣,包括飲食習慣、烹飪概念、對食材與食用油的講究等,而台灣四面環海,理應也有條件發展這樣的文化才是。除了使用來自紐西蘭的純淨橄欖油外,行冊也和究好豬等本地食材供應商合作,由主廚 Enzo 根據地中海的飲食概念,設計出匠心獨具的創意料理。
像是一道義大利家常開胃菜,在當地原是使用甜菜根或菇類,Enzo 卻替換成台灣本土的蓮藕,嚐起來清爽鮮脆,和瑞可塔起士的清香與芝麻葉微微的刺激感相得益彰。
主菜法式櫻桃鴨胸以波特酒熬煮的醬汁調味,由於醬汁略苦,佐味的竟是台灣傳統糖蔥,再搭配上新鮮無花果、風乾鳳梨與核桃粒,各種層次的味道與口感一齊綻放,彷彿嘴裡也正上演一齣東西交融的百年大戲。
蔣渭水曾寫過一篇《臨床講義》,患者是臺灣島,診斷結果為「世界文化的低能兒」,當時他開了五劑藥方,其中一帖就是圖書館。Ting 對此感到振奮,因為位於三樓的圖書館,正巧就是 Ting 對行冊所有想法的原點。
雖然因為藏在餐廳樓上,又是獨立的收費空間,經常被來此消費的客人忽略,但任誰都看得出,三樓是 Ting 最珍視的角落。在 Ting 的成長過程中,原生家庭對她帶來不小的影響,然而其中有許多卻是負面的。她在人生最低潮的時候前往紐約學習電影,儘管心中那隻黑狗緊咬不放,她還是決定勇敢挖掘自己的內心,就像治療傷口,若不把膿瘡清除乾淨,永遠都無法真正癒合。在那段時間裡,大量閱讀與觀看電影對她幫助極大,藉由他人的故事與內心世界,使她得以確信自己的存在,尤其是泰戈爾那首《倦旅的家》,今日更是被她開宗明義地印在菜單上。
從低潮中重新站起的 Ting 比以往更加強壯,在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執著下,行冊確立其「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基調。三樓的圖書館主題為「一百種閱讀的方法」,以一座黑色的木盒子為架構貫穿整層樓面,當中切割成不同的空間,有圖書館式的工作檯,有可以看著窗外的小雅室,也有極其隱蔽的小閣樓,無論坐、臥、倚、躺,找一處最能放鬆的角落,選一種最感自在的姿勢閱讀,這是 Ting 從小冀求而不可得的獨處空間,也是她期望分享的愉悅體驗。
這裡的書都是主人夫婦的私藏,以文學、藝術為主,電影及攝影的藏書尤其豐富,另外也有一些獨立印刷的書刊擺放寄售。我非常驚訝老闆能創造出這樣一個空間,畢竟這是需要勇氣並且付出代價的,不過相較於獲利上的犧牲可能,精神層面才是主人最在意的核心價值。「建立不難,難的是堅持。」Ting 對我說:「做決定之前我會認真想很多,因為我一開始就要做對的事情,而不是到後來再把事情做對。」這句話,我一直玩味到現在。
|未成年請勿飲酒|
行冊
add 台北市延平北路二段33號
tel 02-2558-0915
web walkingbook.tw
FB 行冊 walkingbook
note 店家不定期公休,前往前請先查看FB粉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