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零距離,夏日北橫輕旅行
自2011年被評為全台最浪漫景點的「天空步道」開放之後,小烏來就成為北台灣民眾最好奇嚮往的旅遊目的地之一,以幾何線條打造的簡約橋身外型,加上強化玻璃的底部建築結構,讓民眾得以站在距離瀑布底70公尺高的玻璃平台上,透過全新的視野俯瞰四周溪谷的秀麗景色,而腳下透明玻璃帶來的視覺刺激,更增添一種奇特的感官享受。
鄰近天空步道的「風動石」,在地形學上則稱為「平衡石」,一度是令人嘖嘖稱奇的自然奇觀,也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其真身由數千萬年前火山噴發時的火山灰凝結而成,重達五十餘噸,高約5公尺,多年來僅以底部面積約0.5平方公尺屹立於小烏來瀑布上方不倒,並幾次歷經如921大地震、納莉颱風等自然災變的考驗,可惜直到2013年7月,終於不敵蘇力颱風的豪雨,讓原本長期風化的岩盤再次被掏蝕崩烈,滾落到下方河床位置。儘管如此,它仍然能吸引我們的眼光,並見證這一份最古老的自然來處。
小烏來風景區的「亮點」可不止如此,還有相近的「天空繩橋」,2015年2月才正式對外開放的新興景點,全長70公尺,高約50公尺,是全台最長的繩橋之一。走在其中立刻能感受到穿梭於深谷的靜謐刺激感,掠過髮際的徐徐涼風,和映入眼廉的周邊密林以及掩藏在林中的神祕瀑布,讓人感覺彷彿正走向一處遠離塵囂的世外之境。
不過要特別留意的是,繩橋是單向通行,到達繩橋的另一端分別通往「義興吊橋」與「龍鳳瀑布」,前者需時來回步行1.5小時,要有相當體力才行,後者只需20分鐘來回即可參觀雙層的「龍鳳瀑布」,上層是高約十三公尺的龍谷瀑布,下層則是高約九公尺的鳳谷瀑布,雖然水勢不算壯闊,但卻精緻秀雅,尤其瀑底清澈見底的一泓青潭,碧綠如鏡,讓人瞬間忘卻煩憂,在此與友人賞水細語,還能盡情呼吸源自大自然的豐沛禮物──負離子與芬多精。
最推薦的夏季玩樂主題,莫過於宇內溪的親子戲水,每年夏季開放的水域位於宇內一號橋與二號橋中間,溪水終年清澈冰涼,大人小孩來此戲水消暑,都能玩得不亦樂乎。
另外還有進階版的宇內溯溪活動,需由專業教練帶領,桃園市風管處在每年舉辦的「北橫探險節」中號召熱愛大自然的民眾參與,路線一般規劃為自長虹橋垂降至宇內溪,再逆向而上,一路到達小烏來瀑布瀑底,跟隨教練與隊友的步伐,感受涓涓流水滑過腳邊的力道,完成一場難忘的夏日小冒險。
另外,位於宇內溪旁的水岸綠廊,全長541公尺,以高架式棧道的形式,打造老少咸宜的低障礙坡道,悠閒漫步其中,欣賞周邊高聳的黑板樹、細葉欖仁樹,並可觀察宇內溪中的溪流生態,也十分適合親子前往遊玩。
離開小烏來風景區,驅車往下巴陵方向前進(巴陵源自泰雅族語 Balong,依海拔的高低分別稱為上、中、下巴陵),沿途不可忽略的一處祕境,就是國內知名電影「賽德克‧巴萊」的場景之一──義興吊橋,地理位置在羅浮村,為水圳古道跨大漢溪的橋樑,入口隱密,宛如一處隱身溪壑的祕境,步道沿途濃蔭蔽日,蟬嘶、鳥叫、蛙鳴不絕於耳,走在其中,油然滋生一股引人入勝的懷古幽情。
漫步巴陵古道
巴陵古道原為舊時泰雅族人在復興山區所建造的部落通道,循著山陵線一路直上,隨著年代久遠與公路的興建而荒廢,卻也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生態景觀。如今由桃園市政府保留古道遺跡,將巴陵大橋到拉拉山服務中心的這段古道串連,循線設立新的棧道與繩橋,將沉寂許久的巴陵古道重新開放,打造出「巴陵古道生態園區」,讓來訪的遊客能夠同時體驗自然與人文兼具的深度旅程。
曾為車輛通行,如今已功成身退的巴陵「一號隧道」和「二號隧道」,長度分別為68公尺及79公尺,經過巧思規劃,演變成別有洞天的泰雅文物走廊,展示有本土畫家伊凡‧嗲木與米路‧哈勇聯手創作的多幅壁畫,以及當地農特產品等,讓旅客能夠一探泰雅文化的一隅風貌。
穿越靜謐的隧道走廊後,迎接我們的是豁然開朗的天地以及亮紅色的巴陵吊橋,站在橋上望出,視野寬闊絕美,還可欣賞對面不遠處全長220公尺的新橋「巴陵大橋」,由它負責現今雙向通車的任務,而已「退休」的舊巴陵吊橋就成為旅客遊玩駐足的熱門景點。
值得一提的是,在巴陵吊橋尾端還有一個日治時代鐵線橋完工時所建的紀念石柱,也是一個特殊的遊玩看點。
初訪卡拉溪祕境
驅車來到海拔1500公尺上巴陵的卡拉部落,天候氣溫開始變得越來越清涼,這次引領我們探訪卡拉溪祕境的是在地溯溪達人胡明德先生,而他推薦的這一處原始森林,就是他們家族的私人產業,因為不曾對外開放,只接受少數客人的預約導覽,所以林中一切幾乎保持原始風貌,卻也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探訪體驗。
由胡明德在前引路,跟我們介紹地域特色,包括有原生的山蔬,當場採下的嫩葉即可品嚐,若有客人前來,也可摘回家現炒,非常方便有趣。而從自然中獲取的這些回饋,也讓他懷著尊重的態度面對山林,牢記他父親曾說過的「砍樹容易養樹難」的理念,並不輕易破壞一草一木。
穿越雜亂的原始小徑,不久即聽到潺潺水聲,抵達卡拉溪邊,第一眼看到的是傾洩而下的德倫瀑布,釋放清新自然的負離子空氣,令人頓覺神清氣爽。
卡拉溪位於石門水庫的上游、巨木區的下游,全長約有兩公里,溪水清澈冰涼,偶爾還能見到苦花魚。
胡明德推薦來到卡拉部落的旅客,除了能夠專注享受寧靜的山中生活,也可順訪獨特船型建築的方舟教堂,品嚐在地特色料理,打開感官享受愉快又難忘的山中假期。
北橫探險節(桃園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tel 03-3946-061
web travel.tycg.gov.tw
小烏來天空步道
add 桃園市復興區義盛里42號
tel 03-3821-835
time 8:00~17:00,週二休園。
web skywalk.tycg.gov.tw
note 現行採用網路預約方式
拉拉山風景區遊客服務中心
add 桃園市復興區華陵村7鄰29號
tel 03-3912-761
卡拉溪原始森林導覽
add 桃園市復興區華陵里
tel 03-3912-505
note 需提前預約
卡拉部落加拉教會
add 桃園市復興區華陵村11鄰170-1號
tel 03-3912-013
北橫療癒森林,芬多精公路旅行
北橫沿線山林是台灣北部含氧量最高的地區,這裡的環境適合紅檜、扁柏等檜木生長,紅檜精油富含洛定酸,扁柏中則有扁柏酚,這些活性成分都是樹木用來自我保護的機制,具有良好的殺菌效果。其他有益健康的物質還有上百種,當樹木釋放出芬多精,再與山澗瀑布激起的負離子相結合,就成了謝老師口中所說的「空氣中的維他命」。
森林達人謝永康老師首先帶我們前往檜木公路的盡頭──明池。從巴陵出發時,天氣晴空萬里,可是當我們抵達明池,卻是雲霧繚繞。「這是由於我們穿越了雲瀑,從背風的雨影帶,來到了迎風的雲霧帶,來自東北季風的水氣被山留在這邊,所以到處都是朦朧之美。」
一進入森林遊樂區大門,迎面就是那碧綠如鏡的湖泊,映照著山林的倒影,黑天鵝與綠頭鴨悠游而過,煞是清幽迷人。其實明池原本只是個直徑40公尺的偃塞湖,日本人名之為「池端」,後來蔣經國先生當行政院長來到這裡時,但見山色豁然開朗,於是才改名為明池。為了讓森林遊樂區有更好的景致,又將明池挖大數倍,因此現在的明池其實是座半人工的天然高山湖泊。
遊樂區的庭園造景也非常有意思,由於明池背倚的筆斗山遠看像是筆架的形狀,因而被認為是文昌帝君的座向,當初參與庭園設計者便由此衍生出意象,將文房四寶融入在這片景色當中。
平靜無波的明池象徵著硯台,三座小島上的檜木借指墨條,湖心佇立著幾根紅檜枯木,有如提筆沾水的模樣,至於紙,則存在於遊客心中,當你看到這樣的風景,必定會有一番感受,將激發的靈感刻印在心裡,就猶如提筆書寫在紙上,這便是當初設計者的用意。
黛瓦白牆的園林,為了符合王羲之《蘭亭集序》中「崇山峻嶺,茂林修竹」的意境,甚至還種了一片竹林。明池的東南側被規劃為靜石園,而在靜石園中,又有曲水庭、富春園、石庭、苔庭與慈庭等庭園,營造出「園中有園,景中有景」的結構。
其中的曲水庭內建有流觴亭,一旁引水形成曲流,這也是取自王羲之與謝安等人曲水流觴的故事,2003年時,還曾邀請當代藝文界人士來此重現風雅典故,當時所寫下的詩句現在還留存在明池山莊的餐廳牆上。而充滿禪意的富春園,靈感來自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造景皆以長壽為主題,池中的小島是以石塊疊出烏龜的形態,周圍植樹亦以長青的松柏為林。
與富春園一牆之隔的石庭,則是典型的枯山水,以砂為海,以石為島,以漣漪般的圓圈比雜念,以浪花般的直線比煩惱,讓人在遭逢逆境時來此沉澱,轉換心境。這一枯一榮,一順一逆,可謂各具巧思。有趣的是,枯山水中本不應該出現植物,但石園中卻有一棵桂樹,這是當年造園時不慎落下的種子,經過數十年生長,如今已是亭亭玉立,園方不忍伐除,也就當它是個美麗的錯誤。
沿著步道往上走,位於制高點的慈亭原是經國先生為思母而建,後來重建為母子雙亭而改名為「慈孝亭」。從這裡可俯瞰明池與整個園區,周邊山色也一覽無遺。此時山嵐氤氳飄過,山頭突然變得朦朧,一陣開襟涼風襲來,再看眼前景色,遊仙之情頓時油然而生。
下午驅車前往拉拉山,距離明池相當靠近的台7線59至64公里路段,是台灣最著名的「檜木公路」,在這一段道路兩旁,隨處可見枝幹碩大的扁柏與紅檜,以莊重挺拔的姿態送迎往來過客,堪稱全台灣親近度最高的中海拔原始檜木林。
過了檜木公路沒多遠的51至58公里路段,路旁矗立著樹齡52年的行道樹,是另一處賞心悅目的風景,在風管處舉辦雙鐵競賽時,曾把這一段路稱為「綠色隧道」。綠色隧道的主角是樟樹,樟樹在台灣早期開發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從它身上所提煉出的樟腦可以製成火藥,同時也是製造賽璐珞及膠捲底片的重要原料。
接近拉拉山自然保護區時,空氣又變得潮溼起來,這裡海拔已經超過1,600公尺,雲霧終年繚繞。拉拉在泰雅族的語言中是「美麗」的意思,雖然一度因為蔣經國總統的賜名而改稱為「達觀山」,不過現在又改回她的原名。和明池以扁柏居多不同,紅檜支配了拉拉山上的巨木群,在有編號的21棵神木中,扁柏只佔了一棵,其他全都是紅檜。
高山之上,土壤稀薄,植被缺少養分,紅檜因而沒有主根,而是靠著側根攀抱岩盤生長,此時雲霧帶的山嵐就變得特別重要,因為它能帶起土壤裡的微量元素到達樹梢,好讓紅檜可以從葉片上的孔隙吸收養分。雖然紅檜壽命可達好幾千年,但要成為神木,多少還是得靠點運氣。
儘管神木並非長生不死,但它對世間的執著卻超乎人類想像,倒下的巨木千年如故,似乎怎麼樣也不肯入土為安,偶然飄落的種子又在它的軀幹上萌芽,新的一代藉由它的養分成長茁壯。在拉拉山上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的二代木、甚至三代木的存在,這是大自然運行的法則,萬物其實並沒有終點,總是能以其他方式傳承下去,生生不息。只是有時我們人類太渺小,無法看穿這一切。
仰望著保護區內最長壽的生物,5號巨木已經在這世上存活了2,800年,當它還是小樹苗的時候,人類歷史的長河猶在濫觴階段,那時周王朝還未東遷、羅馬城還未建立,而兩千多年來的紛紛擾擾,對它來說只不過是長出枝葉的瞬間。這使我想起《莊子‧逍遙遊》中所說的:「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在此大年腳下,很難不令人謙卑。
來北橫遊玩,當天來回絕對不夠,兩天一夜也只是基本。所以我們請謝老師推薦幾個投宿地點,首先去到的就是位於上巴陵的農場,原因無它,因為那裡就是拉拉山上泊食文化的起點。
農場創建者為現今老闆的父親陳東和先生,他在1973年從梨山來到此地開墾。過了幾年後,有人在深山裡發現神木群,拉拉山的名聲逐漸傳開,隨著登山客越來越多,住宿需求也由之產生,當時山上沒幾棟建築物,於是有山友請求借住在果園工寮內,拉拉山的第一間民宿就這麼誕生了。1986年舉辦的「水蜜桃之夜」改變了拉拉山的歷史,從此水蜜桃成了拉拉山的代名詞,就在那一年,農場的民宿客房也正式開業。
農場客房的建材皆是從宜蘭工廠回收的檜木,雖然設施簡單,但環境清幽,而且視野極佳。為了不讓客人來去匆匆,陳老闆每逢週末假日就會安排生態導覽行程,帶領房客前往周邊各大景點,此外也有採水果、搗麻糬等體驗活動,想方設法要讓客人慢下腳步,細細體會這裡的山林之美。
神木路上的果園依照時序種植李子、水蜜桃、甜柿、柑橘等水果,果農錢夔霞女士堅持採行自然農法,以微生物酵素取代農藥,「雖然這樣成本高,但一定要對環境友善,反正飯夠吃就好。」錢女士說。山上溫差大,向陽坡日光充足,不管種什麼都很可口,而賣相不佳的,錢女士就做成果乾販賣。附帶一提,她做的甜柿餅令人驚為天食!
而位在中巴陵的咖啡民宿,則是符合年輕人的品味。7間客房每一間都寬敞潔淨,而且極富設計感,住在這裡有一種高級 villa 的度假感覺。最棒的是,每間房面向谷地的那一側,都開有超大面積的觀景窗,早晨醒來張開眼,迎接新的一天的就是心曠神怡的山谷景致。
室外咖啡座露台的視野也是好得沒話說,但見山巒層層疊疊,林木的顏色隨四季遞嬗,清晨的雲瀑從山頂緩緩流瀉,馬致遠詩云:「滿眼雲山畫圖開」,大概就是這番景色。
最後,謝老師帶我們回到他的駐站地。明池山莊自2015年全面整修後,整體設施皆煥然一新,不但所有客房重新裝潢,環境也更優美宜人。明池山莊的客房單位分為歐式山莊與林間小屋兩種形式,小木屋內裝以廣葉杉為建材,再以巒大杉為外飾,散發一股淡淡香氣。客房空間寬敞明亮,擺設走田園自然風格,而現代化的設備都是星級酒店規模,住在這裡,恍如置身歐洲山間度假勝地。
小木屋前的廣場上,立了一塊書寫「虫二」的石碑,謝老師解釋說這是引自乾隆皇的典故,意指「風月無邊」,因為以明池的氣候一旦能看到月亮,想必是視野清朗、美景無窮。但是在我看來,即使山頭像現在這樣氤氳靉霴,也美得足以教人目不轉睛,這風月無邊,絕對不是溢美之詞。
桃園市政府觀光導覽網
tel 03-332-2101
web travel.tycg.gov.tw
桃園市政府拉拉山遊客中心
tel 03-391-2761
add 桃園市復興區華陵里7鄰29號
note 巴陵古道生態園區,除了除夕、桃園市政府公告颱風警報外,全年無休
明池國家森林遊樂區
place 台7線66.1公里處
time 每日08:00~16:30
web makauy.lealeahotel.com
明池山莊
place 台7線65.6公里處
tel 02-2515-2128、03-989-4104
web makauy.lealeahotel.com
FB 力麗馬告生態園區
note 住宿附明池國家森林遊樂區門票,並有各種套裝導覽行程。
拉拉山自然保護區
place 台7線約47.1公里處,轉進桃116縣道,往山上走到底即達。
tel 03-3912-142
time 每日06:00~17:00
note 因2015年蘇迪勒颱風影響,拉拉山步道一度封閉,目前已逐漸開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