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銘偉 ╳ 拾遺台日之絆
台灣史上第一本以台日歷史覊絆為主題的知台知日誌《薰風》,向台灣人揭示了日治時期的台灣。關於知日,《薰風》的創辦人兼主編姚銘偉有自己的一套理解:「知日的最終目的在於知台。文化積累和歷史的發展脈絡是息息相關的,想建立台灣的主體意識,首先必須找回台灣曾被改寫的日治五十年。」
日本是距離台灣最近的國度,一直以來是備受台灣人喜愛的海外旅遊地,在台灣的日常生活之中,日本文化元素亦無處不在,然而台灣人卻不太清楚日治時期的歷史。熱愛台灣文史的姚銘偉,為了讓台灣人更了解過去曾在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事,因而創辦《薰風》,講述充滿溫情的台日之絆。
自瑞士洛桑旅館學院留學歸國,曾於旅館精品業任職的姚銘偉,因關心故鄉高雄的老建築保存,與同好成立打狗文史再興會社,從而踏上文史工作者之路。其後姚銘偉旅居京都半年,進修日語,返台後以其自京都老空間得來的靈感,保存活化高雄哈瑪星一座建於日治時期的料亭「一二三亭」,開設書店喫茶。他以策展的概念,擬定主題尋訪講者,舉辦台灣史相關講座。這些講座是為《薰風》的雛形,部份講者後來成為了雜誌的寫手。
姚銘偉認為,知日是知台的途徑,亦是啟發台灣提升美感的借鏡。故雜誌除了介紹日治台灣史的特集,亦有日本文化的專欄,為讀者提供一個知日的深度閱讀。姚銘偉分享自己旅行日本的方式──不預設到訪地點,慢步調感受日本人的日常生活。而流連在美好之際,他亦不忘思考「為什麼」──為什麼日本可以這麼美?為什麼台灣做不到?希望將旅途中所見之美帶回台灣。並進一步分析日本美學背後的信仰及思想脈絡,藉此反思如何讓台灣變得更好。
《薰風》有深度文字,亦大量使用姚銘偉和其友人收藏的老照片,作為記錄日治台灣史的文本,宛如一趟拾遺之旅,為台灣人補完歷史記憶的空白,並重新牽繫起台日的深厚覊絆。預定今年秋天出刊的第四輯即將以「京都」為題,介紹和台灣有淵源的京都地點,如祇園辻利、柳月堂、光華寮等地,帶領一個充滿台灣味的京都之旅。
姚銘偉
1978年出生於高雄市,畢業自高雄餐旅大學及瑞士洛桑旅館學院。自幼熱愛台灣文史,嗜好收藏老照片。2012年與同好共同創立保存高雄老建築的「打狗文史再興會社」;2013年搶救日治時代料亭建築「一二三亭」,設立書店喫茶;2016年成立一人新創公司「成蹊社」,創辦台灣史上第一本以台日歷史羈絆為主題的知日知台誌《薰風》,現為該刊發行人及主編,並兼任高雄市都發局老屋活化補助計畫審查委員。
薰風
web www.kunputw.com
FB 季刊薰風
場地提供 八拾捌茶 西本願寺廣場輪番所(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4號/02-2312- 0845)
台北加賀屋資深管家禮奈 ╳ 待客就像疼惜家人
「打擾了。」優雅地彎身鞠躬,然後步入洋溢榻榻米藺草香的客房。北投加賀屋的資深管家禮奈送上季節和菓,接著以超乎年齡的老練手法,用茶筅刷出綿密碧綠的抹茶。「先吃甜點再喝茶,味道特別好喔。」她說。簡單幾句話,卻讓住客感到十足貼心。
一畢業就進入北投加賀屋,禮奈就像是嫁進百年家族的媳婦,從最基本的鞠躬、泡茶開始學習,並親赴位於和倉溫泉的本館,接受管家姐姐們、大女將、中女將、若女將的訓練,因為待客之道是加賀屋最引以為傲的金字招牌,在世界唯一的北投分館,禮奈她們肩負著老舖旅宿延續百年的傳統與堅持。
在加賀屋,每位管家都有一個「源氏名」,象徵在工作崗位的身分,換上「禮奈」這個名字,自己就是百年家族的一分子,視傳承正統日式服務為己任。傳統兩字聽來沉重,不過禮奈認為,無論鞠躬迎客,或是客房服務和送餐,所有規矩都是為了表達最根本的思想,也就是加賀屋最講究的「真心款待」。「我覺得日式服務和西式服務最大的不同,就是西式管家把客人當朋友,而日式管家卻把客人當家人。」禮奈說:「就是會比較雞婆一點,處處為客人著想。」聽聞客人打算搭乘高鐵到南台灣,禮奈把早上出發的高鐵班次全部列印下來,在退房時交給客人。遇到全家出遊的旅客,禮奈會陪著孩子玩,格外關懷長輩。她笑說:「當顧客對我說:『禮奈,我覺得妳很會為人著想,謝謝妳。』的時候,就是我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禮奈自己最喜歡和客人聊天,有些熟客還成了朋友,從禮奈熱情的眼神,可以感覺到日式嚴謹的服務中,似乎還包含著台灣獨有的人情味。「只要客人說我們做得像日本加賀屋一樣好,就是最大的讚美了。」她謙虛地說:「不過我真的很享受和客人交流,能接觸到各領域的人事物。」真正的賓至如歸,就是把顧客當家人,禮奈希望大家享受名湯好宿之餘,也不要害羞,多和管家們聊天,「這樣才算是享受到全套日式服務嘛。」禮奈笑說。
禮奈
加賀屋資深管家。日文系畢業後即任職北投加賀屋,為北投加賀屋的創始員工。率領並指導年輕管家們,忠實呈現日本加賀屋傳承百年的真心款待。
日勝生加賀屋國際溫泉飯店
add 台北市北投區光明路236號
tel 02-2891-1111
web www.kagaya.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