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的藝廊,紐約地下美術館
第二大道地下鐵展出紐約州史上最大規模的公共藝術常設展,儼然是一座紐約客的地下美術館,參觀門票只需一程 US$2.75的地鐵票。
紐約第二大道地下鐵(Second Avenue Subway)工程歷經幾十年的延宕,第一期工程的路段終於在2017年1月1日完工啟用,為上東區的紐約客提供更便捷的交通路網。
四位活躍於紐約的藝術家,以紐約為題創作,在地下鐵沿線的四座車站展示,形塑了紐約的獨特城市意象。
以創新概念備受推崇的當代藝術家兼攝影師 Chuck Close,以瓷磚拼貼的技法,為第86大街車站創作一系列的巨型的《地下鐵肖像》。
第72大街車站,展出巴西藝術家 Vik Muniz 以色彩繽紛的拼貼創作一系列紐約人的群像《完美的陌生人》。
韓國藝術家 Jean Shin 取第二、第三大道的舊文獻照片,以上世紀的高架鐵道和街頭行人對應地下鐵的作品《架高》於第63大街車站展示。
第96大街則是美國藝術家 Sarah Sze 的作品《一種風景的藍圖》,熟悉的日常物件被狂風捲起,散落在藍磚牆面之上。
第二大道地下鐵工程共四期,路線將延伸至金融區,是近代紐約地下鐵最大的建設計畫,亦是都市再生計畫的一環。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
web www.mta.info
純粹,德國的移動藝術
德國西部的藝術之城杜賽道夫(Düsseldorf),藝文薈萃的城市風尚,催生了德國第一項地鐵藝術計畫「Wehrhahn Linie」,以都市再生為主軸,召集建築師、工程師與藝術家攜手合作,創作全新視覺概念的城市移動。
Wehrhahn Linie為東西向路線,全長3.2公里,共設6座地鐵站,由柏林藝術家Heike Klussmann與建築工作室Netzwerkarchitekten共同企畫。與一般地鐵藝術計畫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以建築概念的角度全程參與,是美學、建築與工程的三方跨界合作。6座地鐵站分別由不同藝術家創作,展現出各種不同主題。
地面不設地鐵站及售票機,以電扶梯帶領旅人深入位於地底的地鐵站大廳,居高臨下,感受深廣空間的氣勢。站內牆面完全不設廣告,以「純粹」為概念,卸下人們身為消費者的身分與觀點,以藝術和建築之美取而代之,開放想像力飛馳其間。
工程、建築與藝術交融一體,在地下世界大膽實驗,創作了城市移動的全新觀點,令人重新檢視現代生活的種種既定模式。
Jörg Hempel
web www.rheinbahn.com